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开化街道:“五步走”商圈治理模式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2-10-11 09:33:49
“以前乱得很,一到晚上就提心吊胆,现在变好、变安全了。”近段时间,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文山市开化街道的炬隆万商汇又变得热闹起来,以前空的店铺也入驻了不少商家,夜晚的街道井然有序,商户们连连夸赞很有安全感。
炬隆万商汇位于文山市开化中路,于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是集餐饮消费、娱乐休闲、住宅、高档写字楼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商圈,现有入驻经营企业、商家119户,年度经济总量达3亿元。由于初期粗放式发展,且入驻的多是酒吧、慢摇吧、KTV等娱乐场所,商圈一直存在治安环境复杂、犯罪案件发生频率高、违法主体多样、安防力量薄弱、隐性危险多变、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
“以前这里比较乱,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抢劫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不少商家都搬走了。”开化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加尧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街道办快速反应,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商圈治理工作,按照“共驻共建、共商共享、共治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出“党建统领+示范引领+商圈自治+联防联控”的“五步走”商圈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党建网和商圈治理网“两网融合”,为商圈的经济发展、文明创建和综治维稳提供了强大的红色动力,着力将炬隆万商汇打造成为平安、文明、和谐的品质商区。
“红色网格”引领商圈治理,组织延伸近一步
开化街道以构建区域化、网格化基层治理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圈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当前商圈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商圈党建工作覆盖。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建立、党建活动开展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结合商圈内产业功能布局集中、职业群体庞大等特性,由沙坝社区党委主导,构建以网格党支部为基础、企业或商户党员为骨干的“党建+治理”格局,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对商圈范围内的党员进行全面摸排,在炬隆万商汇网格党支部下设商圈党小组对零散党员实行兜底管理。通过“党员示范经营户”挂牌亮身份行动,让党员经营户成为商圈治理示范户,以党员带动和影响一批经营户,实现“党建不留白”。
“治理联盟”破解商圈治理,共建共治快一步
为进一步整合商圈多元主体和各方资源,开化街道积极探索建立以沙坝社区为主导的核心商圈治理路径,在打破商家之间壁垒的基础上,于2020年11月组建炬隆万商汇商圈治理联盟委员会(简称治理联盟),成员由商圈管理方及商圈内的主要商户、单位共同组成,现已吸纳105户企业、商家加入管理。同时制定了商圈联席会议、联合评比、联合巡防等制度,通过签订《治理联盟协议书》,使其成为各方主体协商议事、共谋发展、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商圈自治成员之间相互借力,相互监督,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实现主体不缺位。
“成立治理联盟后,大家严格遵守约定,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现在商家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营商环境也变好了。”治理联盟理事长秦叙军说。
“平安驿站”助推商圈治理,治安管控强一步
针对商圈发案特点,西华派出所通过24小时驻地警力前移,在商圈内落实常态化严管整治措施,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以“零容忍”态度进行打击。为构建立体化联防联控体系,2021年6月,由治理联盟牵头建设了“平安驿站”,42户娱乐行业商家推选成立娱乐场所业主委员会,通过外聘安保与商场保安共同组建平安驿站联防联控特色巡防队伍——“商圈联盟护卫队”。通过统一规划巡防路线和时间,由一名民警带队,对易发案地段开展交叉巡逻,增强街面巡逻力量,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处置率,织密点、片、面治安防控区域网。派出所还不定期对“商圈联盟护卫队”和商圈各类保安人员进行消防、反恐、安全防范等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商圈安保人员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自“商圈联盟护卫队”组建以来,开展不间断巡逻200余次,接警38件,同比去年下降21件,下降率为35.6%;查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6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嫌疑人9名,无刑事案件、重伤案件和命案发生。经过有效打击及落实商圈常态化严管整治措施,商圈及周边区域治安明显好转,成为真正的平安商区。
翁记珠宝是这里的10年老字号店铺,店主许亚妹告诉记者,这个片区以前就是文山城的核心商业区,由于管理一直跟不上,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自从成立“平安驿站”后,“商圈联盟护卫队”每天都在街面上巡逻到凌晨,抢劫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的也没有了,现在安全多了,晚上基本都是10点后才关门。
“部门报到”协同商圈治理,服务商圈勤一步
聚焦商圈法律咨询、物业纠纷、监督管理、安全应急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拓展延伸“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内涵,建立商圈发现、街道吹哨、部门回应、问题解决、效果评价的工作机制,形成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协同联动,商圈企业、职业群体广泛参与的全方位治理体系。
结合创文创卫工作要求,由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治理联盟理事会每季度对商户经营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评比,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对红榜经营户颁发“文明经营示范户”流动奖牌,对上黑榜商户予以公告批评,今年3月评选出“党员经营户”3家、“平安建设示范户”10家和“文明经营示范户”10家。由街道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物业等服务资源,与治理联盟建立互助机制,为辖区居民、企业商户及其员工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便民服务、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实现服务不断档。
“自治公约”引导商圈治理,优化环境实一步
由商圈治理联盟牵头,组织召开商圈公约工作协调会,按照门前四包、餐饮规范标准、占道经营整治、治安防范以及相应的处罚规定,制定符合商圈管理发展的《炬隆万商汇商圈治理联盟公约》,凸显诚信文明的主题和内涵。通过组织80余户商家签订公约,进一步提高商圈经营户文明诚信经营和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文明经营氛围,将商圈治理和文明创建从“政府管”变成“自己管”。街道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特邀律师、业主委员会代表共同组建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社会力量参与的“3+N”矛盾纠纷联调工作机制,形成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合力,实现“矛盾不上交”。
“目前,炬隆万商汇商圈的治理初见成效,说明这套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参考借鉴。”孙加尧告诉记者,下步,开化街道将在东风路附近商圈推行“五步走”商圈治理新模式,助力文山市社会治理更加规范。
(本报记者:龚莉)
(编辑:陈慧 排版:毕琰雯 审核: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