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绿色产业“加速器”——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主体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1-06-25 17:56:21
砚山城北、听湖之南,丘壑纵横,峁梁相接,在这方充满希冀的土地上,一条条银龙穿行碧野,一座座铁塔牵手相连。
由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就在这里。该工程项目是国家和省的电力主网架重点工程,是文山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决策部署,加快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强文山电网结构的能源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包括天星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500千伏砚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新建500千伏线路工程—鲁西背靠背换流站间隔扩建工程。自2020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截至6月25日,一期主体工程变电部分土建施工、电气安装、保护调试、线路部分基础浇筑、铁塔组立、线路架设完成100%,如期实现6月30日前主体工程完工待产目标。对文山电力输送、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项目,是文山州350万各族儿女向建党100周年献上的大礼!也是文山州开展大力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坚持以“小切口”看“大作风”的生动案例,必将引领和带动更多能源重大项目落地文山。
高位推动,用钉钉子精神打造献礼工程
文山资源禀赋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文山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铝谷”核心区为目标,绿色铝产业异军突起,魏桥、神火、中铝等一批企业落地文山,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然而,要推动文山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能源保障是重中之重。
自2020年3月,文山州、云南电网公司提出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项目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挂帅的领导小组,通过省能源局、云南电网公司等省级部门现场调研、全力争取,天星变工程进入国家规划。文山州成立了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领导小组,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到项目一线调研指导,推动项目提质提档。
今年2月17日正月初六,刚到任不久的州委书记陈明冒着寒风细雨,在有关部门的陪同下来到项目工地,看望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进度、存在困难和问题。2月18日,陈明主持召开州委常委会,进一步研究推进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并提出“6.30”建成,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攻坚目标,要求有关部门以周报的形式,对项目建设进度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实行一周一报告、一周一调度、每周有进度。
“州委提出6.30攻坚目标以来,州县各级各部门、云南电网公司和参建单位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动项目建设。”州能源局局长李明荣说,虽然陈书记到文山工作仅半年,但他先后5次到项目工地调研解决问题,多次到省级部门对接协调工作,始终以“我将以这个项目为切入口紧盯不放”的决心意志,盯紧项目进度。在17期项目周报中,陈书记10次作出批示,其中3次提到确保“6.30攻坚”目标要具体化、清单化、倒排工期等具体问题,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将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拉高标杆、提升站位,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全州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州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的作风盯项目,极大地激发和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和决心。全州上下,一场围绕“6.30”目标的攻坚战悄然展开。
政企联动,用责任和担当创新典范工程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跨2州(市)4县,全长272公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施工难、协调多……随着“6.30攻坚”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项目建设面临的考验不断升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全州各级各部门和项目业主、参建单位坚持以项目为切入,紧盯不放,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具体化、清单化。
州政府将“6.30攻坚”工作提升到保障全州能源供应的战略性高度,以“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智能保障变电站建设新模式,积极协调各方推进项目进度。6月23日,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马忠俊专程来到项目现场,调研督促项目“6.30攻坚”目标完成情况,提出要进一步把好项目质量关、安全关,确保如期建成投产,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优质高效工程。
州能源局多次主持由砚山县、云南电网建设分公司、文山供电局及相关参建单位参加的项目推进会,进一步厘清问题和制约因素,全面压坚压实责任。主动向省能源局及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对接协调,派出专人专班到项目一线跟踪协调服务,派出党员突击队员到设备物资产家盯紧设备生产、开展联调联试工作,为智能设备安装争取更多时间。
州发改委、州林草局、州生态资源局、州住建局等州级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职责,主动向上对接协调、主动靠前服务、主动落实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线路走向勘测、用地、社稳、林地、环评、水保等手续报批,最大限度压减和核准了开工相关前期工作时间,为项目建设营造了优越的环境。
砚山县及时组建现场协调服务专班,作为工程建设信息中转站,与云南电网公司建设分公司建立“点对点”的沟通桥梁,从征地、平整 、服务、施工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方案,及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问题,实现相关项目推进、相关环节衔接“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云南电网公司及各参建单位上下齐心,多措并举,超常规提速项目建设,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及各项不利因素影响,主动担当作为,全速推进项目建设。针对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岩溶发育、原状软土等地基问题,积极采取特殊措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投资、调整施工方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保障项目进度。
党建带动,知难勇进按时交出优质工程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6.24亿元,其中一期主体工程动态投资15.1亿元,是全省第二个智能保护变电站。
新建(改建)线路5条,总长271.54千米,根桩基1800根、新建和改造铁塔559基。按常规这样规模的工程至少需要18个月完工。云南电网公司及各参建单位站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部署的高度,锁定“6.30攻坚”目标,以更好服务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智慧变电站”助力文山打造“中国铝谷”核心区为己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力开展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建设。
这是一场开工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加速” 的艰苦卓绝战役。项目2020年10月份动工以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要在短时间内,确保重点物资、关键设备按期到货极其困难;加上工程施工作业面窄,地形地质结构复杂,给施工带来严峻考验;加之砚山又连续降雨,恶劣的施工条件让工程建设“举步维艰”……一道道难题,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担当。
“有困难,要克服,有苦,要坚持。”项目副总经理李睿说,面对超常规、超历史的建设任务,项目部从一开始就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前线、后方拧成一股绳,没有一个人退缩。针对施工现场熔岩、溶洞较多的困难,项目部不断提升工艺方法,优化施工方案,采取装机+筏板加固的方式,减少了600多根桩基建设时间。
“虽然参建过程很艰辛,但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政企合作最紧密的工程,很温暖也很感动。”李睿说,正是有了地方党委政府前期的无缝对接、“妈妈式”跟进服务,让他有了更多时间来关注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集中精力组织施工队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分片作业,高峰时进场作业工人达600多人。
今年2月以来,为攻克智能变电站技术难题,由云南电网公司、建设单位牵头,文山州能源局、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文山供电局、云南电网物资公司、云南送变电公司、国电南瑞变电分公司等多个单位党支部联合成立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智能变电站党员突击队,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挥红色先锋力量,高质量完成厂内联调及现场安装、调试、验收工作,有效缩短系统调试工期15天。云南送变电公司项目总工,90后党员韩易容就是突击队员之一。
韩易容是昆明人,负责项目主体工程电器工程安装、调试、投产带电验收等工作。平时,她既要把工程的进度关、成本关 、安全关,又要调配人员、材料、分片施工的时间等工作,每天总是要比别人早到工地,做好各项准备,遇到重要设备调试安装,更要亲力亲为,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进入工地至今,还没回过一次家。她说,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能承担这样大的智能变工程,自己感到很荣幸,也很有压力。既然组织上信任自己,就一定拼尽全力要把工程干好,再苦再难都要咬着牙坚持。
申娟平是文山供电局的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主体工程的铁塔建设任务。除了协调指挥,在施工人手不够的时候,她和其他男同事一样扛起设备下田、上山打桩基,饿了就啃一口馒头,渴了就一捧山泉水,常常一忙就是深夜。以前天天接送姑娘上学的她,这段时间接送不到5次。
在施工现场,像李睿、韩易容、申娟平这样的党员还很多,他们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现场,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过硬的专业能力,知难奋进,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融进文山智慧电站工程。
“政企聚合力,匠心铸精品”。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主体工程如期实现完工待产,吹响了文山“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奋进号角。你看,壮乡苗岭之间,一幅浓墨重彩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喻传宏/文 陈明凯/图 实习生 戴菡/视频)
(编辑:刘梅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