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宣讲队走进“红色老寨”

发布时间:2022-11-14 10:33:36  

近日,由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联合组建的宣讲小分队,走进素有“红色老寨”之称的老寨村,以“小切口”阐述“大主题”,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送到基层党员群众身边。

老寨村红色底蕴深厚,1948年,中共桂滇边工委在这里建立起民兵护乡中队、民兵大队和农会组织,1950年,陈赓将军曾在这里枕星入眠……

然而,2015年前,由于地处边境、四面环山、经济落后,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守村民也只能靠种几亩薄田勉强过日子。乘着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脱贫攻坚的东风,如今,老寨村面貌焕然一新。硬化的道路、靓丽的生态环境、整洁一新的村居,无不诉说着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巨变。

近年来,天保镇党委依托村内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实施“党旗举起来,产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行动,发展特色产业,兴办乡村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兴边富民的好路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听完宣讲小分队成员、驻村干部伙敏芳的宣讲,有着49年党龄的老党员黄成荣激动地说:“以前去一趟县城,要走上一整天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坐上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党的政策让我们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哪里有产业,支部就建在哪里,党员就示范在哪里。在党员先试先行的带动下,老寨村种植香蕉、火龙果、百香果等4000余亩。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内资源优势,先后吸引多家农业公司前来洽谈合作,通过“党支部引领+农户规模种植+企业订单购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让村民种植有底气、心里有盼头。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万余元。

“党员冲在前头,乡亲们当然有底气。”村干部韦福菊深受鼓舞。2021年,在镇党委的招引下,韦福菊从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毕业后,回到天保村任职。她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老寨村现在人见人爱,还被评为文山州最美民族村。作为一名年轻村干部,我更应该多学多想,把新事物、新理念带回来,为大家办更多实事!”

当听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时,快人快语的村民张武荣接过话茬:“老了老了,日子更有奔头了。我们赶上了好时代!”2021年,镇党委对老寨村进行规划建设,与县农旅集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借助英雄老山4A级景区核心区发展优势,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内红色文化、军旅文化资源,开发农事体验和水果采摘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组织本村劳动力建立旅游服务团队,建立合作社与群众利益分配机制,全村24户25人实现就近就地稳岗就业。同时,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租用改造群众民居为民宿,村集体年实现收益48.6万元。

以前,张武荣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到头攒不下来多少钱。这段时间,他们两口子忙着对屋后空地进行布置,准备开一间农家乐。“我家的位置比较好,游客可以来吃饭,还能在院子里摘菜摘果。”看着初步成形的小院,张武荣脸上满是笑容。

在老寨村广场上的显眼位置,有一块感恩石。这个被红色基因浸染的小村庄,正持续焕发新的活力。鲜红的国旗、党旗在小村里飘扬,群众自发用石头堆砌出国旗、党旗等图案,成为网红打卡点。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永远不会有错。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在做好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力让村子更美,村民更富。”天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选富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时间,话语声、掌声、笑声相融在一起,久久在边境小寨荡漾。

(通讯员:胡献浩)

(编辑:吕静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