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生态为民”行动 | 广南县“四力齐发” 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发布时间:2024-12-20 10:41:15
文网讯 今年以来,广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广南县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100%,15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3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4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划定,并实现监测监管全覆盖,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中向好,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在健全机制上发力,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制定印发《广南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广南县“护饮水”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广南县饮用水水源地巡查方案》,以辖区内河流为主线,积极搭建协作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交流合作,强化研判预警,确保考核断面水质目标,实现板蚌乡政府断面“稳Ⅱ争Ⅰ”。根据2023年横向生态补偿考核结果,广南县分别获得丘北县、富宁县补偿的珠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金,补偿金重点用于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以申报项目通过竞争性审查后获得项目支持资金的方式拨付。
在精细管护上发力,筑牢水源地安全防线
规范设立保护区标志、标识。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结合保护区地形特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在保护区交通路口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在水源保护区两侧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隔离网。截至目前,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标识牌共计301个,其中,保护区界标147个、界桩63座、交通安全警示牌63个、宣传牌28个。
在监管整治上发力,促水环境质量提升
建立常态化监管模式,适时开展日常巡查和“回头看”。通过实地督查及抽取部分重点排污口及排污口下游河道开展水质监测,做实常态化监管文章。截至目前,累计对8个排污口下游河道开展氨氮、溶解氧等因子水质监测,对5个重点排污口开展PH、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磷、化学需氧量等6个因子水质监测。对珠江流域驮娘江支流坝美河纳入工程整治的4个排污口开展工程整治,通过合理性论证、专家评审,纳入工程整治的3个排污口已获设置许可,全县整治率达75%。
在联防联控上发力,共护跨界流域水环境
跨省联防联控,与广西西林县签订跨县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有效推进驮娘江-右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联防联控工作,建立健全同水共责,协同合作、有序有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应对和处置跨县突发水污染事件,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截至目前,组织开展跨省联合检查4次,信息共享2期。
(来源: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