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党社联建”赋能乡村振兴!云南红河建水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农带农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4 09:30:16  

初冬,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镇庄寨村委会的建青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基地里,65亩地块上投资250万元建设的钢架大棚已经搭建完毕。该基地由10户群众入股投资建设,收入将按照“811”模式进行分配;

建青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即将建成的基地 胡艳辉 摄

在红河某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红薯产品,该企业专讲关于“红薯的故事”,开发了7个红薯单品,现已有9个红薯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在云南某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建设工地,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屠宰厂房建设已竣工在即,明年春节前可投产,能安置就地就业群众200余人,该企业现已有20户养鸡代养户,平均每户养鸡超1.5万只……

这些都是建水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县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领广大群众增收,共同走上致富路。

党旗引领,汇聚合作社发展合力

建水县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践中,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党组织+合作社+公司”等模式,走出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劳务服务型等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路子。该县依托云南某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7亿元的生猪家禽集中屠宰及精深加工养殖项目,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新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构建“统一收购、屠宰及精深加工、品牌打造、销售”养殖加工产业链,预计可提供1600人的就业岗位,实现年产值10亿元,带动100户以上农户直接参与创业增收。

在建水县马铃薯种苗培育基地大棚里,各品种的马铃薯种苗破土竞发、茁壮成长。立足建水红薯种植时间长、品质好的特点,该县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红薯种植发展模式,联合18个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建水县红薯协会”,建成1个标准脱毒实验室和2000平方米智能驯化棚、400亩扩繁基地,形成集脱毒种苗繁育、示范种植、种植技术推广、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年产优质种苗5亿株、年产值5000多万元目标,可解决全省60%的种苗需求,带动全县14个乡(镇)农户种植红薯10万亩。

车间内正在劳作的工人 胡艳辉 摄

清理规范,形成合作社发展示范

“典型引路,群众致富。我们通过打造品牌合作社,让其他合作社学习有榜样、发展有方法。”建水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潘建辉说。

目前,建水县有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72家,带动村集体增收2500余万元、群众增收2.5亿余元。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中,该县坚持典型引路,积极选树示范社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形成规模、树立品牌,成功创建9个国家级示范社、17个省级示范社、19个州级示范社,向州委组织部推荐2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典型案例。

建水县甸尾乡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合作社上,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带动增收新模式,打造了“美秀福新”马铃薯精品品牌,带动3.5万农户人均纯收入达15388元。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州、省、国家级示范社,国家优秀食品龙头企业,全国百强农民合作社等。

群众正在田间耕作 胡艳辉 摄

分类施策,凸显合作社发展特色

紧盯州级2024年“全州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的目标要求,建水县深挖资源优势,主动围绕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办好合作社。

坡头乡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本地特有的野生甜菜产品,探索半野生自然生长甜菜种植方式,通过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信息、技术培训,提供统一购买农药、种子,统一销售农产品等服务,引领群众发展形成3000余亩的半野生种植甜菜基地,产品平均售价达60元左右。

甸尾建辉食用菌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周边100万亩野生食用菌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干巴菌、鸡枞等10余种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加工产业,实现年加工野生菌30余万罐,带动3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最高达2万余元。

工人正在管理黄瓜 胡艳辉 摄

联农带农,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在联农带农方面,建水县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合作社抱团致富优势,探索建立订单合同模式、“三金”增收模式、服务带动模式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助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岔科镇通过党组织领办建水县建青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出“811”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由公司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对接企业、监督农户,农户负责建设大棚和滴灌设施、运行管理,最终销售利润按照农户80%、合作社10%、企业10%的比例分配,实现三方共赢。

南庄镇巧媳妇金剪刀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疏果工”模式,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农增收新路子。该合作社示范培育“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300余支500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6万余元。

党旗引领,村强民富。建水县通过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农民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组织建强、群众增收、集体受益、产业发展、公司盈利的富民强村新路径。

(来源:红河日报)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