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富宁蒜头果:“绿色颜值”变为“富民价值”
发布时间:2021-06-04 16:21:04
近年来,富宁县严格按照“保护、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绿色颜值”变“富民价值”。
近日,记者走进富宁者桑乡那命村,站在房子前,就能望见对面山上的林海。在村组长王举高的引路下,记者沿着一条山路驱车先前,不到半小时,一棵棵蒜头果树就映入眼帘。
蒜头果成那命村的“摇钱树”
蒜头果为中国特有的孑遗物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植物,按IUCN地方濒危等级标准评价属于“极危种(CR)”。蒜头果含神经酸和麝香酮,具有极高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生态价值,其分布区狭窄,全球仅分布于云南的富宁和广南以及广西西南部。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
王举髙告诉记者,最开始知道蒜头果值钱还是在2007年。那时候起,不断有外来客商收购蒜头果,如今市场价一斤鲜果就有16元,3万多棵蒜头果去年的收入有四十五、六万左右。
享受到蒜头果带来的福利,王举高心里明白,这片野生蒜头果是大自然的馈赠,只有全村共同参与,科学守护这片“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将自然财富转为更多经济财富,惠及全村。对未来的发展,王举高心里也早有规划。“我们全村都参与了保护,集体种植的目前计划(再)加1000亩左右,今年准备留着种子,村子里面一起来种下去。”
据了解,神经酸能够有效防止记忆力衰退、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等老年性脑功能障碍。以往,人体要体外摄取神经酸,主要提取来源是含量较高的鲨鱼等深海鱼的脑组织。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蒜头果种仁油中含有47%以上的神经酸。如今,以植物源神经酸替代海洋动物来源的神经酸已成必然趋势。
加强种苗繁育
近年来,为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这一珍稀濒危资源,富宁县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育这一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医药健康、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于一体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林成伟介绍,通过建立蒜头果保护小区、建设种质资源收集圃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蒜头果保护小区962亩、种子收集圃800平方米、种苗繁育基地5亩,人工种植蒜头果20多万株。
在者桑乡那建村富宁立祥林下生态种养殖合作社一旁的育苗大棚内,部分蒜头果苗已经长有15公分高,在阳光下愈发嫩绿。合作社负责人黄开立介绍,眼前的这批苗已经培育10多天了,总体长势喜人,过些日子就可以移栽。今年留有20万株苗,最快是3个月把苗木全部移栽完。
在黄开立眼中,蒜头果可是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致富果”。2007年,他开始发展人工种植蒜头果,通过自主育苗、卖苗、回收鲜果、出售种子等系列模式,逐渐带动周边48户群众共同种植,逐步将蒜头果“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价值发挥出来,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
“去年刚开始我们收15元,中期我们收到18元,最后(鲜果)我们要到20元一斤。我们家栽了400多亩,已经挂果了,新挂果的有100多亩,去年有20多万收入。”黄开立说。
富宁县的探索实践,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让生态红利落到每户百姓的口袋里,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林成伟介绍,富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培育具有本土资源优势的生态经济型产业,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奋力实现生态建设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邝田云)
(编辑:郭韦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