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喜迎COP15 | 前两天,广南来了一大批专家和记者……

发布时间:2021-08-17 10:09:30  

文网讯 8月13日至14日,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环球网、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全媒体记者及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组成的COP15“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生物多样性”大型采访团,分别走进广南县曙光乡拖董村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科普基地、杨柳井乡六郎城野生铁皮石斛园、者兔乡板江古村落,近距离了解一棵神树、一株仙草、一个古村、一座神山的故事。

8月13日,采访团一行近百人来到曙光乡第一观景台,听取解说员的解下,俯瞰曙光乡野生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自然保护区,观看其资源分布概况。活动中,记者与工作人员齐聚神树王树下,举行了广南县拖董村“守护一棵神树·共建绿色家园”实景论坛。

结束曙光乡的行程,记者们又来到六郎城,对广南石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采访。

记者们跟着讲解员行走在六郎城石斛小径上,详细了解广南“凌垭”公司专注大健康产业,实施“中华仙草•广南石斛”品牌战略,把“品质为本、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作为经营理念,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石头附着种、树上绑着种、篮子吊着种”的“三种模式”,形成不与粮食争良田、不与林木争林地的栽培模式,成功走出一条“三子连科”的增收致富之路,有效解决了铁皮石斛仿生栽培优质化问题的成功经验。

14日上午,采访团一行冒雨来到者兔乡板江村,漫步古村落,享受着山风、细雨的温情抚摸。解说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九龙山片区的高山水源地、原始森林、民族风情、祭祀文化、杆栏民居、珍稀动植物资源、名贵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其独特性、珍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以及九龙山片区很高的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每到一处,记者们纷纷将自己的“长枪短炮”对准野生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铁皮石斛、板江民俗文化进行拍摄采访,深入了解广南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从野生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和铁皮石斛来看,目前我觉得大家保护得挺好的,就比如野生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整个村子在一起保护那个片区,一起成立合作社来收购采摘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一起完成的,我觉得还是挺系统的。这次我们来主要还是想给COP15做一个预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文山有些什么样的特有物种(生物多样性),当然,我们站在媒体的角度也会做好宣传。”都市时报记者梁彩欣表示。

采访过程中,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就野生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为什么神奇、有什么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生态保护有什么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作了生动的讲解。两天的采访行程,杨教授被广南壮族优秀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民族传统深深感动。

“我觉得我们壮乡人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非常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不仅传承了这种文化,而且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刚才在板江村听到他们三代护林人,从过去老一代护林一直到现在最新一代。最使我感动的就是年轻的护林员,他们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和国家的使命,在保护着我们的天然林,保护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尽管条件非常艰苦。这样就使得地球上珍稀的濒危特有物种保护下来,大自然馈赠的财富得到了保护。”杨宇明说。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远燕 周来)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侯佑琴)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