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喜迎COP15|无数双“眼”守护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1-08-17 16:23:20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

今年5月,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开始招标实施“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系统项目,让红外相机像无数双“眼睛”一样日夜守护在保护区里,守护着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文山市和西畴县境内,保护区由文山市老君山片区和西畴县小桥沟片区组成。保护区处在北回归线南缘,是我国西南边陲东南部、中越边境中段、东南亚热带北缘、中山山地的典型地段,总面积26867公顷,其中老君山片区22960.4公顷,小桥沟片区3906.6公顷。怎样才能全面掌握和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动态,实现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主要保护以华盖木为代表的多种木兰科植物、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类群233科1048属3349种,及蜂猴、倭蜂猴、滇南疣螈等珍稀濒危保护动物181科475属707种为主要管理目标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系统,主要以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绿色新文山为目标,通过建设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系统,充分集成遥感、自动传感、移动互联网等监测技术手段,收集、管理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信息,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协同共享体系,为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今年5月开始招投标,7月正式施工,目前第一期工程正在进行收尾工程。”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分三期完成:

一期搭建老君山片区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免维护自组网基站及前端无线自组网红外线机、无线自组网手持终端、无线自组网无人机等设备;

二期完成老君山片区声波识别仪、视频监控探头、环境因子监测点等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设备;

三期完成小桥沟片区免维护自组网基站及前端无线自组网红外线机、无线自组网手持终端、无线自组网无人机、声波识别仪、视频监控探头、环境因子监测点等设备的安装。

“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系统和以前的红外相机有啥区别?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安装的红外相机需要采取人工收取拍摄的图片,现在“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系统,不要人工收取图片,数据会自动回传国家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后台服务器识别并利用,更主要的是能实时监控到保护区的动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一期项目先行建设薄竹山、菖蒲塘、铁厂、老君山、腰点5组基站,共13个点位,自组网基站8台,互联网接入基站5台。设备选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动物活动频繁区域,根据重点生物物种的监测区域,依托无线自组网基站,布设60台红外相机。

(记者:李云淑 通讯员:王伟)

(编辑:曾炜炜 排版:钟晓明 审核:侯佑琴)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