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喜迎COP15|近年来云南发现的“网红”新物种,文山马兜铃算一个

发布时间:2021-10-08 15:10:11  

近年来云南发现的一些新物种(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供图)

新物种是指在科学工作中首次发现并描述命名的、未被科学认知、经合格发表的物种。发现新物种,不仅能增加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实施物种有效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及立体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使云南成为发现新物种的高度集中地。《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显示,近30年来,云南省境内累计发现新物种2519种,是全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省份,全国超过1/3的新物种发现于云南。近10年更是云南新物种发现的高峰期,其中2016年、2020年发现的新物种数均超过200种,今年以来,云南各地发现新物种的报道也频频出现。

大量新物种的发现,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吸引着广大民众去认识、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在昆明召开之际,新华网盘点了曾引发海量关注和讨论的“网红”新物种,通过这些或惊艳唯美、或稀奇古怪的动植物“肖像”,再一次领略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

(来源:新华网 作者:念新洪)


文山马兜铃,马兜铃属新种,发现于云南文山(资料图片)。新华网发(蔡磊 摄)

瑞丽舞花姜,舞花姜属植物新种,发现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瑞丽舞花姜花型独特,网友们称赞其为林中翩翩起舞的“花仙子”(资料图片)。新华社发(申健勇 摄)

高黎贡球兰,夹竹桃科球兰属植物新物种,发现于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球兰属植物花序呈球状,如脂如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资料图片)。新华社发(侯云鹏 摄)

高黎贡球兰(资料图片)。新华社发(侯云鹏 摄)

大围山梧桐,锦葵科新物种,发现于云南河口(资料图片)。新华网发(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勐海西番莲,西番莲属新种,发现于云南勐海。新种发现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众多“吃货”的热议。据悉,经科研人员攻关,野外数量极其稀少的勐海西番莲,人工繁育已获初步成功(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供图)

勐海西番莲花朵(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供图)

紫唇姜,姜属植物新种,发现于云南新平,网友评价其“颜值在线”“名字好听”(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供图)

金平异药花,野牡丹科异药花属新物种,发现于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片)。新华网发(常玉选 摄)

运气海芋,天南星科海芋属新种,发现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因为名字特别,曾引发网友热议,“转发能有好运气吗?”(资料图片)。新华网发(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又名天行长臂猿,发现于云南高黎贡山,2017年由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及其团队命名,是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因为名字特别,天行长臂猿曾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事实上,这个名字无论中英文,都颇具深意。英文取自《星球大战》男主角Skywalker天行者,正好符合天行长臂猿在林间自如穿梭的行为特征;而中文“天行”二字,则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寄托了科学家对这一种群数量极其稀少的长臂猿在自然界顽强生存下去的希望(资料图片)。新华网发(范朋飞 摄)

天行长臂猿(资料图片)。新华网发(毕争 摄)

高黎贡比氏鼯鼠,比氏鼯鼠属新物种,发现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氏鼯鼠属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哺乳动物之一。鼯鼠又称“飞鼠”,是一种夜行动物,可在大树和悬崖间滑翔,十分神秘(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供图)

独龙江臭蛙,两栖类新种,发现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资料图片)。新华网发(西南林业大学供图)

(来源:新华网)

(编辑:侯佑琴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