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写给“2050”的文山(张巧芳)

发布时间:2024-01-22 16:00:55  

写给“2050”的文山

(张巧芳 35岁 砚山县民族中学教师)

亲爱的文山:

你好,虽然间隔2050年还有27年,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提起笔给你写这一封信。我无法具体地在脑海里一笔一画描绘你的样子,但是我相信,那时候的你,一定很强大了,兴旺了,富裕了。高铁全面通车了,世界“三七之都”建成了,医疗、教育的短板补齐了,乡村振兴完成了,“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建成了,普者黑湖流域、盘龙河生态环境更好了,“十百千万”代表的民俗旅游发展了……

高铁全面通车,昆文蒙一小时经济圈。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电推进超导体磁悬浮列车的成功,丘北到文山全长82公里的铁路,将成为填补文山交通空白的重要一笔。2050年文砚丘广富同城发展,实现3分钟生活经济圈,与昆明1小时通勤,文山已经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就是文山的翅膀,它带动了边疆少数民族落后地区飞速发展。而且文山的文化、旅游、经济因铁路的良好助力上了一个平台;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因之铁路的方便快捷更加方便了;省内因两小时通勤而加快了人民之间的互通有无了。

世界“三七之都”建成了。那时候的文山早已实现千亿级绿色产业目标,以三七产品为主,原产地生产和加工、科技研发、周边产业发展、三七康养等项目都已经变成产业链的发展,三七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真正实现“世界中药看中国,中国三七靠文山”,它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已经提升,全力创建了国家级的高新区,实现了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加快新产品开发,做强产地加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林下三七高端原料基地已经建成,三七种业和标准化基地已经建成;三七已经真正惠及了广大群众。

医疗、教育的短板补齐了。文山历经一年有进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目标后,实现了文山教育质的飞跃。2050年,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到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实现了全面聚焦。名师和名校长聚集,尊师重教氛围浓厚,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学生放心在家读,家长放心在家养。医疗的改革创造了民生福祉,健全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药品的供应保障,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建设,到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都得到了保障。

乡村振兴完成了,走宽了现代农业的路子。随着不断对新农业、新农村的探索,届时的文山,已经实现数字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高端农业的农业转型,一批批有情怀,有市场,有技术的龙头农业企业建成了,各地的优质农产品产量高,产品优质,八宝贡米、丘北辣椒等优质产品等的影响力已经更大,土特产的产品规模,市场占有力已经越来越强,那时候的文山农产品,已经实现了高端、有机、天然。而且文山蔬菜在粤港澳大湾区销量占全省的50%左右,现代农业路子越走越宽。为大湾区提供更多更优的农特产品,让农民实现全面、持续增收。这样的文山,真正实现了把农民放在心上,把农民的生活提高作为目标。

生态环境优异,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文山的母亲河盘龙河流域,那时候已经河水清澈、树木茂密、繁花似锦,流水淙淙。普者黑的综合流域得到治理,管理更加规范,在每一个季节,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季节美,不同的山川美,不同的地域美,文山的地域风情文化也因地制宜得到发展。从老寨村,到平坝,到老山精神,到坝美,到梯田,文山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山,一情一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的文山,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家园,一定建设得更加美好。

“2050”的文山不是神话,不是幻想,不是虚无,是我对未来的憧憬,是我的美妙的希望,是我的梦境与现实。立足现在,走向未来,文山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