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文山市:产业振兴 擦亮“一村一品”“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47  

近年来,文山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已申报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村1个、市级“一村一品”村40个,其中药材村10个、水果村15个、特色农业村16个,22个村荣获“省级特色”招牌。

打造“金药匙”,开启致富门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积极把党组织建设融入中药材“种产销”全产业链条中,统筹融合区域资源,采取“公司+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经销商的人才、技术、信息集群优势,因地制宜在10个村种植万寿菊、红豆杉、三七、黄精、重楼、白芨、苦参、大黄等土特色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通过“组织联动、阵地联建、产业联合”的“三联”管理方式,推进中药材向“中药材+研学实践教育、旅游、美食”等多元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目前,已建成药材实训基地2个、三七旅游示范村1个,有效推动21.2万余人次务工,年收入达8816万元。

种下“金果树”,结出致富果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以创建党建为民示范村为契机,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谋划村集体产业,利用村级合作社,在13个村组织实施他披梨、香脆李、半边红、荸荠等独有的特色水果种植项目,通过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分红等多种形式,搭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受益。目前,15个村(社区)被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种植面积达23.3万余亩,3.89万农户增收致富超过300万元。

培育“金品牌”,走出致富路

创新发展载体,按照“党组织+企业+业主+合作社”发展思路,打造品牌不断升级,打造水稻、肉牛,马铃薯、山药、辣椒、油菜、薏仁、甘蔗、花椒“两主七辅”16个特色农业村,创响“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更宜居村寨更美丽群众更富裕,有效解决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产业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多措并举为群众搭建稳定的增收平台,保障群众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以上。目前,已成功注册“秉烈”“长毛香”两个水稻文字商标,“红甸宏山药”商标已通过无硫产品认证,新平街道4000亩梯田绘就田园文旅、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山市委组织部)

(编辑:冯鹤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