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4个月亩产值过万元!“稻田+”模式助推文山州渔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15 14:53:07
近年来,文山州渔业部门在全州各地推广发展“稻+鱼”“稻+虾”“稻+黄鳝”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通过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稻田为鱼虾提供食物与适宜的生存环境,鱼虾粪便排入田内起到肥田作用,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以渔促稻、共生共赢”的双赢局面,走出了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秋意渐浓,西畴县蚌谷乡的万福家庭农场养殖场迎来了“稻田虾”的收获季节,养殖户张培信正忙碌着捕捞打包活蹦乱跳的罗氏沼虾(以下称沼虾),这些沼虾今晚将出现在文山市民的餐桌上。张培信说,他从事池塘罗氏沼虾养殖已经十年有余,但稻田养殖沼虾还是第一次尝试。
今年,在西畴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下,张培信租下100亩稻田进行试养,种下八宝米的同时每亩放了5000—6000尾虾苗。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不打药水、饲料减量,不仅水稻有了收获,沼虾体型也增长了10倍有余。
“肉质比以前的更好一点,感觉长势也要好一点。不打药水,虾稻共生,降低成本,降低饲料用量。刚开始上市,目前卖了300斤左右, 一般批发到西畴、麻栗坡等。”张培信介绍。
沼虾在西畴县落户养殖已经有十多年,目前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鱼塘规模扩展方面有一些困难。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因地制宜,转型推广发展稻渔产业。
西畴县水产技术推广负责人邓涛说:“稻田养鱼虾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受池塘面积的限制,可以在田间地头大面积推广。我们县可以稻田养鱼虾的面积也相当多,如果实施这个的话,全县可以带动很多养殖户来发展。”
西畴县组织专家对稻渔综合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优质稻亩产423公斤,与常规种植优质稻产量相差不大。而通过对沼虾测产来看,亩产107公斤,稻谷收益加上沼虾收益,预计亩产值可突破1万元左右。“稻虾共作”模式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有所提高,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也得到有效保障。
“因为稻渔综合种养,有些撂荒的稻田得到重新开荒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从生态效益上讲,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能实现稻田的施肥量和用药量的减少,也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还能减少土壤板结等问题。”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朱明锌介绍。
据了解,文山州今年以文山市、西畴县、广南县为重点,在全州推广“稻+鱼、稻+罗氏沼虾、稻+小龙虾、稻+鱼+鸭、稻+黄鳝”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4500余亩,实现稻田亩均增收2000元至8000元。多地还积极开展了以稻渔文化为主题的“摸鱼”“钓虾”“抓鸭”等系列活动,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
接下来,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开展“稻+鱼、稻+虾、稻+泥鳅、稻+蛙”等多种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持续推进粮食生产稳量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张麟)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