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预告】今晚21:58看央视《乡村振兴中国行》,文山这样走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1-10 10:15:00  

1月10日21:58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

播出的《乡村振兴中国行》

将聚焦文山州


从当地百姓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种植仙人掌

到开发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吸引游客

到依靠腊科火腿的美食名片建设美丽乡村

再到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三七

形成全产业链集群

文山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踏出坚实的步伐

今晚21:58分

让我们一起从央视视角看文山

乡村振兴中国行丨仙人掌、火腿变增收秘方,云南文山走出致富路

(央视财经《乡村振兴中国行》)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当地百姓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种植仙人掌、开发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吸引游客,依靠腊科火腿的美食名片建设美丽乡村,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三七,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步伐。

新平街道庄子田村漫山遍野种满了仙人掌。别看它浑身是刺,从头到脚可都是宝贝。虽然每年只能采收一季的花和果,但是仙人掌叶片一年四季都在不断生长,可以随摘随卖。一亩地一年便能卖出14000多元。

三年前,村民们还想不到,在石漠化面积占全村耕种土地80%以上的庄子田村,上百年来栽在房前屋后当篱笆的植物,竟然能成为村里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如今,村里成立了庄子田集体经济合作社,规划种植5000亩仙人掌。此外,村民还策划了主题研学活动,把仙人掌地变成课堂,教授孩子们种植技巧并制作多样的仙人掌美食。

广南县有一处“世外桃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让巨大的溶洞成为进出坝美村的天然通道。游客们乘船抵达村庄后,可以看到对歌相亲的情人岛、集体议事的大榕树等。原生态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文化风俗尽现眼前。

世代以农耕为生的村民们,如今坐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黎学成带领游客学习撒网捕鱼、抓鸭子等村中必备生存技能的同时,妻子黎忠红正在忙着制作用天然染料浸泡染色的五彩花米饭。

如今,连绵的群山再也关不住美景,坝美村仅暑期迎来的游客就超过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0多万元。

每年冬天,薄雾笼罩的马关县腊科村,便迎来制作火腿的最佳时节。村民杨国兰取材传统饲养的本地肥猪腿,均匀撒盐、充分揉搓后,再用配以十多味中草药的家传土法腌制,并采用丰富的天然香料熏烤,这样制作的火腿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

腊科村凭借火腿飘香引来四方游客。为了丰富旅游体验,腊科村将猪圈、石槽改造成景点,让家畜搬进山上的“联排公寓”,开发水牛作画、杀猪宴等乡村旅游项目。火腿文化与乡村风情的有机结合,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钱景”。

文山凭借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拥有着全国90%以上的三七种植面积。大树脚村采收的三七,大部分会流入文山三七综合交易市场,这里的市场公平公开,合作社帮扶支持,可以为种植户带来更丰厚的收入。

在平坝镇下营盘村的规范化种植基地里,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加工提取都有严格标准。这里对三七实行网格化分块管理,并规范化记录种植过程,可追溯的种植数据保证了三七的品质。

目前,文山三七产业已形成了现代医药开发的全产业链集群,实现年综合产值350多亿元‌‌,带动群众年增收超12亿元。如今的文山三七不仅是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草”,还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千金方”。


(来源:央视财经)

(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