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网络中国节】壮族土支系过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22-01-29 09:52:59  

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就是壮族同胞最繁忙和最隆重的日子,因为要开始着手过大年了,家家都少不了要筹备年货。过大年时,首先要宰杀年猪。其次要舂粑粑,壮族有“过年无粑粑,不算是壮家”之说。舂香米粑粑时,把粑粑揉成筒状或者把粑粑捏成动物吉祥物和画上吉祥画,舂糯米粑粑时,把粑粑做成块状,意思是欢迎祖宗回来和我们过吉祥、快乐、幸福的春节。第三是要做汤圆,寓意一年全家团团圆圆、幸幸福福。第四要做新衣服,农村妇女都是自己亲手染色、纺织布料,买来花线、花布进行手工刺绣,再用针线一针一线把布料一块一块地缝起来,做成银炮服、镶腰衣、裙子、花鼻鞋等民族服装,等过春节时穿。除此之外,春节临近,还要购买酒、鸡、鸭、烟、糖、水果、鞭炮、小孩玩具,做秋千、削陀螺等,供节日期间享用;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贴对联;每家还要到山上挖一棵小油年松栽在大门口,意思是迎客松,青松向家宅挺立,寓意“坚忍不拔、万事兴隆”;采摘、背回一些松毛,铺在正堂屋,在春节期间当桌子使用。在外面工作的人,便想方设法赶回家,尽快与家人团聚过春节。

大年三十晚饭前,壮族同胞把猪肉、鸡肉、鱼肉、酒、粑粑、米饭等最好吃的食物做好后,就开始过年了。当大年三十的时针指到12点时,新的一年就开始了,人们便开始添香添蜡、摆供品、放鞭炮,然后点上三炷香、三张草纸竞相跑到村头小河边或者水井边抢“新水”,把香插在水塘边,烧完三张纸,就开始舀水、挑回。据说,大年初一挑回来的新水最清纯、最吉利,用来烧沸献祖,祈愿新的一年驱恶避邪、无灾无难,老人喝了健康长寿,小孩喝了聪明伶俐,夫妻喝了团结和睦,庄稼喝了长得好,牲畜喝了长得快。

壮族同胞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六都不外出做农活。从正月初三开始,主要做四件事:一是拜年。嫁出去的姑娘,带着丈夫,领着孩子,带上一支公鸡和一块腊肉,回到娘家拜年。二是走亲访友。三是走村串寨,青年男女会成群结队,到很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少则5至6天,多则10多天,唱了东村唱西村,唱了西村唱南村,在路旁唱,在河边唱,在田间地头唱,在山间溪水旁唱,在酒席饭桌上唱,真是无处都能听到壮族的歌声,通过对唱山歌,增强感情,交流思想。四是讨亲嫁女。在春节期间,壮族同胞结婚的比较多,现场也比较热闹。

正月十六这一天,也叫“送年”,壮语叫“沈镇”,壮族同胞会摆上一桌丰盛的晚餐,祭完祖,吃完饭后,把祭祖未烧尽的香根、香灰,摆在神桌上的祭祖粑粑、汤圆、水果,摆在堂屋上的松毛,门前庭院栽的松树和一些剩菜、剩饭等收好,天黑后,从正堂屋点上一把香,一起送出寨头的路口烧完,就算送大年了,意味着大年过完。

到了正月三十,壮族儿女开始过小年,壮语叫“孩镇尼”。

壮族为什么要过小年呢?相传北宋年间,有个地方世道乱,朝廷要调兵去围剿,就到各地去招兵。壮族布岱人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在战斗中服从命令、不怕吃苦,往往冲锋在前。战斗结束后,朝廷官人在会上宣布,布岱人仗打得最多,作战最勇敢,战功最突出,通令嘉奖,宣布给布岱人军官骑马回家。但军官们坚持官兵平等,同士兵一起步行回家。由于路途遥远,打仗又疲劳,等他们翻山越岭回到家时,村里都已经过完了大年。壮族布岱头人商量,认为他们为国家安宁作出了贡献,为民族争了光,赶不着过年,应该给他们补办过年,于是决定在正月三十晚上过小年。大年过十六天,小年过六天。因当时打仗回来后,香米粑粑和糯米粑粑已基本吃完,猪鸡又未长大,而此时正是采慈姑和面蒿发新叶的季节,所以,妇女们挎篮下田采慈姑,姑娘们背篮上山摘面蒿,男儿领狗扛枪上山去打鸟。大家舂好慈姑粑粑过小年,打得鸟儿来献年,三十晚上大团圆,初一接天地,初二打牙祭,初三走亲戚,初四去对歌,初五去赶街,初六送小年。

壮族土支系人民过春节,体现了壮族人民一年来的辛勤耕耘和勤劳勇敢,体现了壮族人民一年来的艰苦朴素和勤俭生活,因此,壮族过年,是一年中最高兴、最幸福的一件事,同时,壮族过年不仅吃得好、吃得饱,而且玩得高兴、玩得开心。小年过完后,壮族同胞走亲访友活动逐渐减少,人们又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田国书)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