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网络中国节】广南花倮人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2-01-29 11:06:35  

花倮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曾经的花倮人不仅生活贫困,思想更“贫瘠”。如今,在国家扶贫等政策的帮助下,花倮人的生活焕然一新。

近日,记者来到广南县那洒镇新挖龙村村口,便听到一阵清脆的弦子声音。在村子的空地上,一名男子弹奏着弦子,几名身着色彩艳丽服饰的花倮妇女围在他身边跳起弦子舞,弦子声越弹越快,大家的步伐紧跟节奏,弦子声不断,舞步不停,“一步弦、两步弦、三步弦、两跺脚……”大家换着调子跳弦子,村里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村民告诉记者,眼下快过年了,村里外出打工的人也都返乡回家,大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来庆祝现在的幸福生活。

广南县那洒镇新挖龙村村民李廷芬感叹:“以前在老房子里面人和牛住在一起,现在国家政策好,搬上来了,生活越来越好。”

新挖龙村距离那洒集镇有35公里,并不算太远,但在2016年以前,因为村内道路还未硬化,交通不便,生活十分困难,每户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群众没有经济来源,整天无所事事,村民喝酒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日子很是糟心。

2016年,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新挖龙村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房,村里142户群众全部有了安全稳固的住房,村内道路得到硬化,还建起了活动室,修了活动广场,群众的生活、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避免人畜杂居的情况再次发生,当地党委政府在村子旁建起了两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养殖区,里面有牛圈和猪圈,每家都能养上几头牲畜,还与大里铺年丰合作社签订养牛协议,养殖户补助1万元,有了好的养殖条件,村民普祥永一口气就养了七头牛。他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在家里养几头牛过日子,一年卖一两头牛,其余的留下来繁殖。”

近年来,在国家好政策的帮助下,新挖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房变洋房,泥巴路变水泥路。路好了,水通了,灯亮了,日子越过越好,当地政府还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设置乡村保洁员岗位,让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的同时保证了村子里的干净整洁。通过村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等方式帮助群众增收。脱贫攻坚这些年,新挖龙村无劳动力的家庭和重学户家庭、重病户家庭都得到了低保和临时救助政策帮助,让他们都能够满足“两不愁三保障”。

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村委会副主任张礼良介绍,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除了继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产业上,将在保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进一些新兴产业,富余的劳动力则鼓励外出务工,让新挖龙村花倮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广南县融媒记者:胡远燕 实习记者:何葭凝)

(编辑:徐珺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