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非遗∣丘北彝族弦子舞:阿哥的弦子响 阿妹的脚板痒

发布时间:2022-04-14 15:34:01  

彝族弦子舞,2013年10月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牛擦痒、小鸡掏食、苍蝇搓脚、喜鹊走路、猴子掰包谷……这些说的都是丘北彝族弦子舞的舞步。

弦子舞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来应该和以前彝族人大多住在高寒山区有关,跳弦子舞可增加热闹欢腾的气氛,又有御寒之功效。通过这些舞步和模拟动物情态的古拙舞姿,可以看出彝族弦子舞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动物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

“阿哥的弦子响,阿妹的脚板痒”……只要有彝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彝族弦子舞。平日里,城乡群众以麦地晒场或休闲广场为舞台,铮铮弦子弹起来,男女老少跳起来。据初步统计,丘北县境内的彝族弦子舞的步伐套路有26种,一般情况下,男子弹奏弦子,女子双手叉腰或拍掌。动律为跺、颤、搓、拍等,十分有节奏感。

彝族弦子舞主要分布在丘北县树皮、双龙营、八道哨、腻脚、舍得、天星、新店、官寨8个乡镇的彝族村寨。各支系的弦子舞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黑彝支系的步伐和套路最多,弦子独舞技巧性高、难度大;撒尼人的弦子舞幽默诙谐,热烈欢快;仆拉支系的弦子舞拉手动作和跺脚动作妙趣横生,跳弦子舞时多为两人一对,三眼巴乌和木叶等作为色彩性伴奏乐器;僰人支系的弦子舞队形多为圆形和两个直排,拍掌动作多,竹笛、二胡、木叶、人声等烘托气氛。

近年来,弦子舞凭着独特的魅力不断延续发展,已不仅仅是彝族民间的舞蹈,还得到周边各族群众的喜爱和广泛参与,普及到各乡镇及城区的大街小巷,成为丘北的全民性民间舞蹈。2009年8月,丘北县举办了“千人跳弦子、万人抹花脸”狂欢活动,13413人现场共舞,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来源:“文山文旅”微信公众号)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