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萌娃”跟着非遗传承人唱沙戏!
发布时间:2023-06-10 15:02:55
文网讯 近日,在广南县底圩乡有这样一群小学生,跟着非遗传承人唱起了非遗戏剧——沙戏。

广南县底圩乡中心学校里,广南县底圩乡沙戏团的非遗传承人们当起了兴趣班的老师,学生们为了迎接这堂期待已久的沙戏课,早早就穿戴好了戏服。


舞扇子、耍棍棒,老师在校园里搭起“戏台子”,非遗传承人们口授心传,手把手带着学生们练习沙戏《穆桂英挂帅》《东虎平南》等经典曲目里的动作,大家有样学样,把每一个动作要领都熟记于心。

“在学校跟老师学习沙戏了解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广南县底圩乡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汪思琪正在学习《穆桂英挂帅》里耍棍棒的动作,经过长时间的苦练,她已经能流利的完成对打了。“因为学习沙戏的方法不简单,要一步一步来,所以要有恒心。” 汪思琪说。

据了解,广南县底圩乡中心学校自2018年起,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学校发展需求,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为载体,把壮族沙戏艺术以活动课形式引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特色文化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农王翔是最早一批在学校学习沙戏的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他已经能独立表演了一些经典沙戏剧目了。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请老人来教,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喜欢上了沙戏”今天他和传承人一起来到学校,为师弟师妹们打鼓伴奏,“现在我已经能够自己完成表演,我希望把它传承下去。” 农王翔说。

沙戏是居住在广南县北部和东部的壮族支系沙人的传统戏曲,是云南壮剧的一个支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2008年,沙戏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戏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建文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是在火塘边靠着长辈的口授心传学习沙戏。“现在我们来到学校里教,也是希望他们能喜欢上沙戏,能传承下去,现在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小孩子就是我们传承的希望了。” 韦建文说。

沙戏走进校园,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只是今天才邀请他们到校园里传承,而且每周开设了两节课,邀请他们来为我们的学生授课,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广南县底圩乡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祥说。

(记者:项兰星 张磊)
(编辑:郭韦 排版:王南 责编:关韦伟 终审:刘瑞)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