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游云南·文山非遗之舞 | 草人舞:原始古朴的稻耕文化舞蹈

发布时间:2023-10-27 16:29:45  

编者按: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布依、蒙古、白、傣、仡佬11个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其中,非遗传统舞蹈犹如闪耀的星光,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它将人情味和烟火气融入其中,既有技巧性的表演艺术也兼具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表达融合一体,在一舞一曲中让非遗“活”起来。

为展现文山州非遗传统舞蹈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焕新力量,“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文山州学习平台联合推出“文游云南·文山非遗之舞”系列策划,带大家领略文山州非遗舞蹈之美,以绚丽舞姿延续古老传承,拂去历史的尘烟,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个个全身裹满稻草的“草人”开始了表演,他们时而模拟犁田耙地,时而模拟收割稻谷,舞蹈动作充满原始色彩和古朴气息……

砚山县平远镇大兴村是个壮族土支系聚居的村子。草人舞是村民们每年正月过“开年节”时必跳的舞蹈。在大兴村,每年正月第一个属猪日都要举行“开年节”,祈祷开年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季平安,跳草人舞是开年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舞蹈中,人们选取稻草编织“龙头”“蚂螂头”“羊角”“牛角”等动物头饰,并制作草衣草裙,装扮不同的“草人”,根据舞蹈动作的不同分饰不同的角色,如老虎、妇女、农夫等。整个草人舞的表演过程以时间为主线,从祖先的生活状况,第一代子孙刀耕火种、第二代子孙学用耕牛耕地、第三代子孙开始红红火火,到今天的团结融洽,逐一呈现。

表演队伍没有严格的人数控制,表演角色也会随兴增减,但“化扑唦”(把男孩化成女孩)却是历代不变的传统习惯。乐队四十人左右,角色不变,融歌、舞、乐于一体,真实再现了传统的稻作生产生活场景,是典型的民族文化风俗舞蹈。

草人舞经过若干代的传播,至今之所以能保持原貌,是因为此舞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开年节”上跳。草人舞以其浓郁的古风,诙谐活泼的情趣和古朴的表演而影响深远,舞蹈慷慨激昂而又缠绵悱恻,充分体现了壮族劳动人民的倔强和爱憎分明的性格。

传承至今,不仅大兴村保留着跳草人舞的传统,经过加工改编的草人舞从砚山县流传至文山全州、云南省,乃至国外。2013年10月,草人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联合出品)

(来源:“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编辑:董飞 排版:李法楠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