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第49期)丨马关县都龙镇茅坪社区驻村工作队交出亮眼“国门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2 16:05:11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厚植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为全面反映我州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将定期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马关县都龙镇茅坪社区驻村工作队交出亮眼“国门答卷”》。
在乡村振兴与强边固防的融合阵地上,马关县都龙镇茅坪社区驻村工作队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工作理念,以实干托举使命,用实绩赢得群众认可。2023年6月至今,工作队共协调投入资金347万余元,精准用于茅坪社区建设民生工程、培育发展产业、慰问困难群众及采购扶贫产品等工作。
为解决民生难题,工作队走遍茅坪11个自然村,梳理出基础设施薄弱痛点,牵头协调云南边检总站投入资金,推动“星光工程”“暖心工程”“福字工程”等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落实。安装208盏太阳能路灯、应急弯道凸透镜30面,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修建产业路3条、饮用水源点2个、村道围挡1处、蓄水池1个,惠及4739名村民;建设“国门书屋”“幸福食堂”等民生设施。2023年,茅坪村顺利实现“村改居”,202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2481元(较上年增长10.36%),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2.08万元。
工作队打破“警务”与“产业”的壁垒,将警务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推动云南边检总站完成消费扶贫采购近200万元,让草果、八角、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进入机关食堂,带动农户增收;打造“警民八角产业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种植砂仁、草果、木姜子等经济作物近千亩;依托口岸优势,帮助规划设置边境互市摊位200余处,2024年带动2077人次参与互市贸易,周均交易额超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0.39万元,依靠边境优势帮助边疆群众拓宽增收路径。
工作队深耕边境治理,积极探索边境社会治理“枫桥”模式,推进“村务”与“警务”深度融合。联合文山边境管理支队都龙边境派出所探索总结出乡村振兴与边境治理双向融合的“矛盾联调、边境联管、平安联创、民生联服”四联治边“枫桥经验”;组建56人的“南疆国门服务队”,建立“网点员+护边员”双岗机制,成立“社区警校”开展治安防范、农业技能培训48场,培养乡村振兴骨干163人。
2023年,茅坪社区跨境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96%,群众参与违法犯罪人数同比下降93%。2024年,茅坪社区矛盾化解率达94%。通过“情理法+民族习俗”调解法化解纠纷近百件,推动茅坪从“问题村”蜕变为“强边固防示范村”,且相关经验被文山州乡村振兴局列为典型案例推广。
工作队心系“一老一小”,积极拓展社会帮扶渠道,利用网络资源与辽宁丹东爱心人士建立“3600公里爱心接力”传递机制,定期向茅坪辖区儿童、老年人捐赠学习及生活用品。自爱心机制建立以来,累计筹集并第一时间送达价值约60万元的爱心物资,让边疆群众真切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温暖,显著提升了群众对驻村工作队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如今的茅坪社区灯火璀璨,产业路通到田间地头,“南疆国门小镇”生机盎然。茅坪驻村工作队将清澈朴实的爱融入文山大地,他们被边疆群众视为“苗家兄弟、壮家亲人”。他们用脚踩泥土的实干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把群众当家人,在边疆土地上书写最厚重的为民答卷。
(来源:文山州委组织部、马关县委组织部)
(编辑:董飞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