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新文山 新实践】坚定推动“三个定位”建设落地落实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发布时间:2025-02-12 10:19:05  

十年来,文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定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由2015年的192.5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05亿元,年均增长7.1%,总量稳居全州第一;人均生产总值预计由2015年的35500元增加到2024年的65000元,年均增长5.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由2015年的26078元增加到2024年的44540元,年均增长6.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由2015年的8484元增加到2024年的18450元,年均增长9.1%。连续8年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百强县市。


民族团结进步谱新篇

十年来,文山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交出一份团结进步、同心筑梦的答卷。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银发宣讲团”,扎实开展感党恩系列主题教育和“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大学习、大研讨,深入实施“石榴红”“枝繁干壮”“幸福花开”工程和“三项计划”,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成立文山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创作《壮乡水韵》《我们的铜鼓》等一批本土文艺精品,持续讲好民族团结“文山故事”。民族团结进步稳步推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等“十进十创”工作,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省级示范单位42个、州级示范单位316个、示范教育基地5个,获命名“云南省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扎实推进红甸乡“三区”建设。以实施四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等为抓手,夯实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补齐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短板。群众关切的花庄至红甸公路“四改三”项目建成通车,“民族团结贷”“民族团结保”等金融产品极大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红甸山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民族团结共同富”的示范典型。


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面貌

十年来,文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育市、绿色发展,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建成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地,面积增至25986.03公顷。国土绿化全面加强,绿美城市省级试点加快实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工作一体推进,全民义务植树126万株,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06万亩,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近三年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到100%。污染防治有力有效。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强力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二河沟一级电站违建、金川生物公司臭气污染、姑娘寨片区矿山修复等问题整改达标,德厚河流域重金属治理和历史遗留砷渣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关闭全市10个煤矿厂并恢复环境治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狠抓“一河三库”保护治理,盘龙河水质稳定在Ⅲ类水平。绿色底色全面厚植。大力推进城市增绿、乡村植绿、山体复绿,建成红旗国有林场保障性苗圃,深入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和天然林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绿化工程,用产业手段加大生态脆弱乡镇及城市周边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功能保持稳定。全域推进绿美文山建设,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省级绿美乡镇8个、省级绿美村庄9个、州级绿美村庄170个。坚持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三七产业集群发展和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产业1.6万亩;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

十年来,文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开放通道持续拓展。文蒙铁路开工,文山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迈入“动车时代”。平文、蒙文砚、文马、文麻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8.9公里,百联线、蒙延线、樱百线、环城东路建成投入使用,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公路里程由3047公里增至3752公里。文山—河江公路实现跨境直达运输,内连外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加速形成,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充分借助州内3个国家级口岸优势,启动建设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园,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加快申报,对外贸易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全面落实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用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用好东博会、南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级平台,促进“物流+贸易+产业”深度融合,与越南、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引进外资企业18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8万美元。对内合作持续深化。全面提档升级东西部协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国家级文山高新区加快创建,组建园区开发投资公司,与上海苏河湾集团实现园区共建。成功举办第八届、第九届文山三七节,“三七好物进广州”等活动反响强烈,文山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10年来,累计招引项目292个,实际到位资金754.01亿元。

文蒙铁路中岭山隧道首模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

踏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宏伟蓝图,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蓝图当前,使命催征,文山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一以贯之推动“三个定位”在文山市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深入推进红甸乡“三区”建设,打造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示范标杆。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抓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不折不扣推动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守护好绿水青山,将盘龙河水质稳定在Ш类以上,深入实施绿美文山建设,持续开展国土山川绿化,让群众共享植树成果。实现好金山银山,探索“生态+”“光伏+”等业态模式,做大特色林药、林果产业;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抓好绿电招商,做大绿电规模,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加快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辐射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文蒙铁路建设,推动文靖铁路开工建设,力争丘北至文山铁路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真正把区位优势发挥出来。承接好产业转移,构筑起“拦水坝”和“蓄水池”。做好口岸经济,借助口岸+通道+市场“点、线、面”发展的开放组合,加快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建成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发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促进外贸发展、促成产业落地。

(中共文山市委)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