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雾凇宝贝”文山行:南北情深,余韵悠长

发布时间:2025-02-13 16:50:12  

过桥米线,老香了!”

“苗族扎染,老好玩了!”

“普者黑,老美了!”

“咱把盘龙河连上松花江,是不是就能坐船来了?”

最近,一群东北“小老铁”勇闯文山游学,可把文山老表萌坏了。这群“小老铁”是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雾凇宝贝”,14位小朋友年龄在4岁到10岁之间,由5位老师带队,从吉林省吉林市来到云南、广西等地游学。

“我们很想到圆圆宝姐姐的家乡看一看。”14个“雾凇宝贝”、5位老师,跨越三千八百多公里来到文山,是为了赴一场文旅之约。2024年初,因为文山“哭包”圆圆宝和一位热情仗义的吉林的哥夏师傅,云南省文山州和吉林省吉林市双向奔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在“雾凇宝贝”们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文山”的种子。

从白雪皑皑的东北来到四季如春的文山,沐浴着冬日暖阳,“雾凇宝宝”们到三七种植基地采挖新鲜三七,在三七展示馆听三七的故事;穿上精美的民族服饰围着篝火欢快打跳,感受文山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体验苗族蜡染、彝族三眼土洞萧制作等文山特色非物质文化;登上文笔塔领略“雁塔秋风”的绝美意境;在文山州博物馆了解文山的“前世今生”;在普者黑乘柳叶小舟,一睹奇峰林立的喀斯特独特风光,了解湿地与生态环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自然之美。“雾凇宝贝”们还品尝了用文山的“大宝贝”三七做成的美味佳肴,吃了甜糯可口的蒸糕,被过桥米线“香迷糊”了。

“圆圆宝,你也没说你家乡那么好呀!”大家带着研学团队的宝贝和老师们“攻略”各种好吃好玩的,文山奇峰林立的自然风光以及余韵悠长的民族风情让吉林市互联网协会会长、中国吉林网吉林站站长马天作感到惊艳。他告诉记者,吉林市人民非常喜欢圆圆宝,经常会看圆圆宝的直播,也通过她的直播了解了她的家乡——文山。通过直播了解当然不如亲自来到这片土地感受来得真切。

文山有奇峰林立的喀斯特地貌,人杰地灵,独特风光;一年四季不重样的民族节庆和数不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余韵悠长;文山孕育了无数红色故事和奋斗故事,波澜壮阔,感人肺腑。我们一直期待着文山的祝酒歌为祖国对角线另一端的客人唱响,他们是“雾凇宝贝”,也是为南北传递温暖的信使。

圆圆宝写给吉林的一封信,曾被吉林省委书记在央视纪录片《大东北》的采访中提到:“她说第一次来到吉林,有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她惊喜地喊道,低调的吉林,你到底还有多少种魔法?她一直在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孕育出如此朴素热情的人们?她查到的答案是,东北土地辽阔,而辽阔的土地养育不出狭窄的爱……”

而面对东北土地辽阔的爱,我们在对角线的另一端,选择用旖旎山水滋养的无边风情,传递温暖和爱。

“这次研学真的带给孩子们太多惊喜和美好了!也让我们家长感受到异地的美好,值得一次次去奔赴。”“雾凇宝贝”史嘉悦的妈妈通过直播看到了文山的热心商家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怕孩子们饿又提前准备了蒸糕。作为母亲,看到孩子在外地受到这样的宠爱,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研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南北一家亲,民族大团结,无论是哪个民族,我感觉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见面感觉非常的亲切。”对于研学团队的花花老师来说,来到文山,兄弟姐妹们热情地接待、声音沙哑时收到的药、孩子们受到的“文妈式”宠爱,再见时依依惜别的邀约……每一个瞬间都让她感动。

“这是两地共同的回忆。”对于圆圆宝来说,无论待在文山还是吉林,自己都是“回家”,当东北的家人从银装素裹的家来到另一个春暖花开的家,她想传递自己曾在吉林市感受过的家一样的温暖。虽然相隔近三十度的温差,但南北两地,人民有情,山水有意,“真挚的感情才是最打动人的,再见不是离别,离别是为了更好地再见。”圆圆宝说。

短短两天,却温暖彼此,惊喜连连,感动不断。14名雾凇宝贝,从遥远的冰雪之地吉林市,跨越千里,来到西南边陲文山,赴一个约定,感受一场奇异梦幻的边疆之旅,民族之旅,文旅之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缘分。

“我们在吉林等你们!”在结束文山温暖之旅的时候,14名吉林市雾凇宝贝齐声邀请。

吉林市、文山州,期待再相逢!

(记者:刘瑞 项兰星 何昕霖)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