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州人大开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 实践“小单元”激发民主“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1-15 10:22:07
图为人大代表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
接待选民2156人次,走访群众15678人,组织开展民主议事66次,促成解决民生实事73件,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建议1056件……2023年3月,州人大常委会决定在砚山县江那镇、平远镇开展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实践“小单元”激发出来的民主“新活力”。
代表联络室:搭建联系群众新桥梁
按照“八有”建设标准,江那镇、平远镇完善硬件设施,对人大代表联络室进行升级改造,不仅维修了固定场所,还配置了办公设备。除此之外,人大代表联络室修改完善运行管理、学习提升、视察调研、定期接访群众、走访联系选民、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述职评议等13项制度,完善规范联络室代表名册、代表固定联系群众名册、社情民意收集表册、代表主题活动计划等8个账簿。选优配强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负责人,开展人大代表服务管理工作。
“码上”找代表:拓宽诉求反映新渠道
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联络室推行定期接访和定期下访制度,组织代表进室开展“坐堂接诊”和进村(居)开展“主动出诊”,把群众的期盼、希望和诉求,问出来、记下来,让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
在建好管好用好实体联络室的基础上,实践单元开展赋码上墙、送码进村(居),建立联络室微信群、代表微信群、联系群众微信群、选区群众微信群,率先探索开展代表“亮身份”“亮二维码”和“人大代表户”挂牌实践活动。
在联络室内,代表“一人一码”,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随时找代表”,线上提建议,实现群众“码上说事”、代表“立马办事”。截至2023年12月底,两个镇35个代表联络室共接待选民2156人次,走访群众15678人次,累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1434条。
民主议事厅:意见办理走出“加速度”
在实践单元,人大代表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深入村(居)小组进行摸底排查,形成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及时推送到人大代表联络室进行分析研判后,按照职责权限进行转交办理落实。截至2023年12月底,根据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认真梳理归纳,形成意见建议1056件,分类分级交给村(社区)和县镇有关部门进行办理落实,已办结1025件,正在落实31件。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室创设“民主议事厅”,探索建立“代表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工作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进行面对面协商,拓展了群众有序参与民主的新途径,开辟了社区民主决策的新渠道,找到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截至2023年12月底,围绕农村产业发展、社区物业管理、社会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事项,组织开展民主议事66次,促成解决民生实事73件。
江那镇嘉禾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就是一个典型示例。人大代表林彰在走访中了解到,大新街四巷因私家车辆乱停、生活物品乱放,时常引发居民矛盾纠纷。之后,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和部分居民代表一同参加民主议事会议。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商定由居民小组筹资规范划出停车位,社区出资规范画出人行横道线,短短5天时间,就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如今,大新街四巷已成为江那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文山州人大开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打造形成了嘉禾社区、同心社区、田心社区、大新社区等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州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文/图)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