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马关:深学细悟笃实干 真抓实干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1-06-23 16:33:28
——马关县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场场深刻的党史宣讲催人奋进,一次次生动的现场教学感人至深,一条条温暖人心的便民举措持续推出……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关县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有效开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
抓学习强理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力度
马关县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围绕“三个确保”,做到学透“必修课”,打好“理论桩”。
确保学有标杆。实行“四个领学”制,即县委常委班子领学作表率、四班领导领学作榜样、党委党组领学作示范、党员干部领学作模范。坚持以上率下,指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弄懂党史学习教育指定教材和重要参考资料,有效推动党史学习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花、学见真章。目前,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党课300余场(次),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1000余场(次),开展村组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33个班次覆盖3400余人。
确保学有规范。着力健全完善学习制度,用“铁规矩”保障党史学习教育规范化。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作为县委常委会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专题、“三会一课”的第一主题,实行县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判制、常委班子工作派单制,把学习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周报告、月提示、季通报”工作制度,促进全县党史学习教育一体化同步推进。
确保学有成色。通过专题党课学、故事党课学、音乐党课学、电影党课学、剧场党课学、宣讲党课学等方式,强化干部群众学习自觉,巩固学习成效。结合地方特色,依托中共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罗家坪原战场遗址等红色资源,推出东、中、西三线四条县级学习体验示范线路,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就近就便实地体验式、浸入式学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同时,采取线上“掌上课堂”+线下“补课自习”,对农村党员、流动党员进行“送学上门”“结对带学”,破解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学习难题,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不落一人。
悟思想掀热潮,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热度
马关县始终坚持抓住感悟思想伟力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初心、信仰、使命、开局等话题,解读党史“密码”,汲取奋进力量,深层次淬炼思想。
开放式研讨悟。依托理论学习大平台,将全县副科实职领导干部500余人划分为23个组,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开展开放式研学大讨论,联系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研究提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具体措施或建议。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同步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通过集体自学、报告辅导、交流研讨,从全县、全州、全省乃至全国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型和新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思想伟力、实践伟力。
“七进”宣讲悟。聚焦主题主线,组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宣讲团、红色少年宣讲队、乡(镇、场)宣讲团(队)三级红色宣讲队243支,推动“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边寨1500余场(次),同时组织民语宣讲小分队深入少数民族村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面对面宣讲党史和红色故事,全县20余万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受教育。开展“记忆—老党员故事经验分享会”“我的奋斗故事—致富带头人创业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光荣脱贫户、道德模范、老党员等纷纷向广大党员群众讲述身边人身边事,感悟党的伟大,共话党恩党情。
特色活动悟。县委常委班子带头,走进县电视台“演播间”,录制“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民学党史”节目,全县100个部门将陆续走进演播间领读党史,开启全民学党史新模式。组建“学党史读书微信群”,由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每天进行“十分钟领读打卡”,朗读党史原文中的精品句段进行分享,并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光辉历史,推动全民读党史热潮。遴选红色宣讲员,制作播出“红色故事我来讲”15期,录制党史学习教育方言音视频,1100套应急广播村村寨寨同频播放,车载移动广播上集镇下村组播放;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紧扣“永远跟党走”主题,开展一部话剧、二个展览、四个文化活动专场,广大群众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走近党史、学习党史、了解党史。着力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开展忆党史、颂党恩、唱红歌、绘百年、护国旗等“童心向党”教育活动100余场,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力践行办实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
马关县围绕学党史、办实事、聚民生、解民需,积极探索落实“小切口”工作法,聚焦群众身边不起眼的小事,影响生活质量的急事,解决不了的难事,按照群众提交的“微菜单”做好“微服务”,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
收集民生“微菜单”,对民生事项开展大起底大排查。立足实事实办,在收集民情、精准靶向、落地见效上求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列出“问题清单”193项、“民生实事计划”458项、“为民办事清单”1060项、“短板弱项清单”178项。
办好民生“微实事”,让幸福“无微不至”。积极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等“微实事”2000余件、服务群众达6000余人次,其中,民政部门“甜蜜520套餐”、公安部门户籍民警上门办证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做好民生“微服务”,不断延伸网格服务触角。开设网格区“五分钟微课堂”,讲党史、话党恩,拉家常、集民意,汇聚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微菜单”,形成了群众“点单”,干部“送菜”的良性服务循环,收集群众服务需求200余个,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00余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媒体问政推落实,解难题办实事出利器。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选取部分县级单位、乡镇走进直播间电视问政,公示承诺事项,对办理情况进行推送,切实推动“为民办实事”清单落实。同时,通过“四个一批”的方式,即媒体公示推动一批、公开承诺推动一批、电视访谈推动一批、现场采访推动一批、群众满意测评推动一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有声。
学经验开新局,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深度
马关县坚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干事创业的新动能,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一年干两年活的担当推动发展,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云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马关实践,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寄望的盛景在马关大地全面绽放。深入对照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及对文山提出的发展定位,县委常委班子带头“每周三个专题调研、每晚一个专题研讨”,各级各部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比武”活动,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对马关发展定位开展学研大讨论,研究提出马关的发展定位为建设成“兴边富民示范县、山水田园健康旅游示范县、民族团结示范县”。
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强边固防,积极培育马关县“国门党建”新品牌,建立边境地区大工委、都龙国门大党委、小坝子边境大党委、金厂边境大党委,进一步深化“党政军警民”基层组织“联建”、组织生活“联过”、基层治理“联抓”、民生实事“联做”、边境管控“联控”,构建“党建一体化”格局,形成强边固防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周末、假期“不停歇、不断档”,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屏障,共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6.9万余人。
全面推动七城创建持续深入,开展常态化督查50余次,曝光问题30余期150余个,发出派单督办问题600余个、完成整改540余个。以为民办实事“一计划、四清单”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目前,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考核在全省排名第十九、全州第一;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在全省89个三类县中排名第二十七、全州排名第一;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考核居全州第二;营商环境整体排名全州第二,入围文山州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单;房地产遗留问题整治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位列全州第一;马关草果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近六年来云南省唯一个获批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马关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