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从仙人洞村“蝶变”感悟“两山论”思想伟力
发布时间:2023-08-28 15:57:41
2021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和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向观众介绍了丘北县仙人洞村结合当地生态风貌对乡村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旅游产业,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向全国人民展现了一个生态美、游人欢、民富裕的小村庄。
回顾仙人洞村的绿色发展之路,可以用“狂热”“迷茫”“反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十几年前,当地群众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村内开起了农家乐、饭馆、烧烤摊,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随着游客逐年增多,在一段年月里,仙人洞村的生活污水有的流淌于村内道路,有的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湖中,对水体造成了一定污染。特别是村民狂热地大兴土木,乱占乱建,各式各样的钢混结构楼房拔地而起,与普者黑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到2012年,游客的“差评”越来越多,游人日渐减少,村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放慢脚步,在迷茫中静下心来反思:这样发展下去可行吗?
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一同来到了“两山论”的发源地——安吉余村。了解到这个曾经开矿声震耳欲聋,空中飞沙走石,河中泥浆遍地的小村子在“两山论”的指引下,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大家意识到,为了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打造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点”做法是不可取的,乡村旅游吃的是生态饭,首先要保护好青山绿水。谋定而动,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房屋重建,带领村民还原撒尼民居,并在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将村内供水、排污、生活垃圾处理等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了守住生态红线,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普者黑母亲湖。2019年,丘北县制定出台《普者黑景区管理整治办法》,由多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对仙人洞村及周边村寨的民宿、客栈、餐馆的房屋外立面、消防及排污设施等全面排查整治,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一户验收一户,验收合格才允许营业。通过严格整治,小村焕新颜,游客好评如潮。2020年,普者黑成功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解析仙人洞村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一是村庄无序开发,只图近期利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缺乏科学的远景规划,必将掣肘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一心一意为民谋福祉,才能让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只有在“两山论”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守护好绿水青山,方能步履铿锵、走得更远,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在“两山论”的思想指导和具体实践后,仙人洞村实现了美丽蝶变,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旅游开发前的300多元增至如今的5万余元,实现了上百倍的增长。仙人洞村获得了“中国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等国字号殊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和幸福之村。
种下的常青树可以变为摇钱树,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这是“两山论”给人们带来的理论财富,仙人洞村便是在“两山论”思想伟力下实现华丽蝶变的一个典型案例。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好“文山之干”的内涵,做到只争朝夕、笃定前行,便能行稳致远。
(丘北县融媒体中心:李顺 段誉)
(编辑:冯欢彦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