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发布时间:2023-09-22 10:02:11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青铜器、古建筑、书法绘画、名山大川......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见证了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全过程,记录了国人一脉相承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能够自尊、自信、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基。
要牢记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用好革命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扶持旅游特色经营、培育传统文化产业,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理顺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景区关系,提升文化遗产类景区管理水平。要不断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普及文物知识,传播保护理念,营造“人人保护文物”的社会氛围;
要牢记非遗传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搭建传承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平台,使传承人视野不断开阔、素养不断提升,推动非遗项目发展振兴;要因地制宜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进景区看非遗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丘北县曰者镇人民政府 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