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用绿美之笔点文山之睛
发布时间:2023-09-22 10:06: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文山紧跟党的步伐,切实履行3815战略,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统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绿美文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推进绿美文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前,人们不仅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人居环境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参与家园建设、管理、维护的意愿日益强烈。实现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增强“绿美靠大家”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把“绿美”呈之于“计”。必须建立起全社会全员参与的长久机制。将绿美建设呈于书面计策上,监督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更要把遵守生态文明规范养成工作中、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实现绿美行动由“靠政府”向“众参与”转变;联动乡村网络达人的作用,带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持续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绿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绿美行动”变成“绿美习惯”。要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让绿美建设有计可施有计可依。
将“绿美”付诸于“行”。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开展乡镇、村庄绿化美化行动,集中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让环境改善看得见,摸得着,让曾经“脏乱差”的村庄蜕变成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文山选出一批好干部,不仅能竖起一面好旗帜,更能盘活一方事业,带动一方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实用人才回引工作,不断带领着各地区的农民群众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在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引领下,在农民增收一口清工作的推进中成效明显。乡村“辞旧迎新”的同时要搞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精准发力打好抓党建促发展绿色发展持久战,将绿色财富变为经济财富。为农民的增收扩渠道,鼓起人民群众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让“绿美”服务于“民”。绿美乡村的建设和长期维护都需要每家每户的共同参与。按照“全科网格+接诉即办+综治中心”的思路推进基层治理一网兜,由州级直接培训到县乡两级,县级培训到村组两级,推动治理模式向前端预防转型,将问题解决于基层民众。在优化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以及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彰显发展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服务人民,以绿色发展托起群众幸福。为绿美通道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打造美丽文山,严格要求全面推进绿美文山建设,守护好西南边陲之美,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以绿美建设之笔点就美丽文山之睛,全力推动文山走向绿美之都,为彩云之南建设贡献力量。(麻栗坡县供销社 陶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