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科学普及应注重有“里”有“面”
发布时间:2023-09-22 10:20:53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丘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对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但实际工作中,科学知识普及多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为主,摆摊设点发资料、微信公众号推文章等,宣传方式过于传统化,宣传覆盖面欠佳,加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不足,导致科普工作效果不明显,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有差距。笔者认为,科学知识普及应注重点面结合,有“里”也有“面”。
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实效。按照打造文山“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部署安排,积极践行文山之干。依托现有的科普+旅游“一廊四区”、丘北县八道哨乡白脸山村科普旅游示范点、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科普阵地,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生产生活、贴近群众需求等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和实训体验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创新思维、转变思路,加强调研、精准供给,打造多个独具丘北特色的科普精品品牌,研究多条观摩学习路线,要结合“5项提升行动”,在农村、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景区等领域各打造科普品牌,要持续在“旅游+科普+X”上做探索和提质;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康生活、农村实用技术、气象等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全方位建立科普活动阵地,拓展科普宣传教育。要巧妙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创新具有特色亮点的科普作品、视频、音频等,运用互联网来科普知识,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
加快科普设施建设,挖掘特色科普资源。要多渠道筹集科普项目资金,谋划科普项目建设,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项目和精品项目,进一步拓展和现有的基础设施科普教育功能。要统筹社会力量对科普事业的投入,激发多元化主体科普积极性,构建科普共同体,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相关科普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使其成为科普工作的新生力量,通过指导开展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科普活动,强化宣传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广大公众认可,形成“科普受益、企业得利、社会发展”的三赢模式。要持续强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升科普服务功能,促进各项科普活动更加丰富、种类更加多样、功能更加齐全。要突出关键,打造独具特色亮点的科普教育阵地,各单位要突出行业特色,注重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里子”工程,全力打造行业领域科普实训基地。
加大科普资金清算力度,确保科普项目落地实施。科普经费是对涉及面广、效率高的科普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更是鼓励全社会相关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科普事业,给予科普配套经费支持。科普资金的及时清算有利于更换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场馆等科普阵地的建设和更新;有利于开展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打开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提升的“市场”;有利于激励对长期发挥社会作用的各类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等组织和单位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科普学术研究、科普示范组织转型升级等。(丘北县科学技术协会 李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