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 |“六立足”簇石榴花红 中华一体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4-07-18 14:45:57
作为多民族聚集的“三七之乡”,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五十六个民族聚在一起”,朝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
立足主线,给民族经济“添柴火”。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云南省委“3815”发展战略和文山“产业强州”战略目标奋勇争先。以新面貌新办法挑战新困难新任务,以“拼经济、拼发展”为组合,手脚并用向上攀登,各族群众一道枝繁干壮,石榴嫣红,幸福花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儿女跨越赶超,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站在新的起点,要精确制导,优化服务,激发前进动力,持续释放发展新潜力,“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立足创新,给民族发展“造品牌”。面对时代之“新”,以薪“新”之火燎原。文山格时代之问,以人心工程解出“三区”之卷,群策群力将平远片区打造出文山乃至云南省的“一个招牌、一面旗帜、一个亮点”,民族区域化建设成为解决民族工作的新典型、新经验。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继续深化“三区”建设成果,持续探索新举措、新方位、新平台,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助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立足交融,给民族关系“筑基石”。没有交流交往交融就没有中华民族。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交融格局,要正确认识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关系,深化青少年交流计划,引导各族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旅游促发展,让各族游客在体味中华大地不同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之中领略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欣欣向荣之瑰丽;以互嵌共融促进共同性不断增多,尊重差异性,在不断的文化认同中达成更多共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牢固,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立足文艺,给民族文化“添色彩”。要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石榴红”等系列活动为抓手,为中华文化在民族地区与各族优秀文化交融互鉴搭建大交流平台,挖掘、保护、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多样文化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同进步,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万千气象的不竭力量,促进各族干部群众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形有感有效焕发中华文化的新活力!
立足创建,给民族团结“绘新篇”。新时代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了“升级”的要求,要把准时代变化之脉,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掌握民族“三交”规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抓实理论学习教育宣讲,积极探索多样化创建载体,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式方法,展示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面貌,由上至下同频共振,杜绝上热下冷油浮表面现象,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立足党建,给民族事务“筑体系”。时代之变让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日趋复杂,要把抓党建促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和“五面红旗”争创重要内容,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遵循,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责任,践行“文山之干”,迎难而上,稳步推动民族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现代化,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得以发展、民生得以改善,不断推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赵显庆)
(编辑:周秋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