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丨“兴”于林草发展 山河共此青“绿”
发布时间:2024-07-30 17:21:05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2024年是林草系统改革创新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爱绿、植绿、护绿”到“扩绿、兴绿、护绿”新要求。我们要精准抓住林草发展这一“切口”,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发展“肌理”,推动林草资源从“绿起来、活起来”向“兴起来”转变。
“兴”于林草经验,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精神全“绿”以赴,在唱响担当作为“主旋律”中写好“稳”字篇章。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治“绿”经验,是一代又一代林草人书写的壮美史诗。中国人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右玉精神,以“红色血肉”筑“绿色长城”的塞罕坝精神,闪耀着“筚路蓝缕,驰而不息”不辞艰辛;诠释了“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历史耐心和信心;云南西畴“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将“万亩荒漠变绿洲”,表现出人民群众对“绿”的强烈追求,展现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精神,凝结出“不畏艰难、矢志坚守”的精神财富。总结经验,眺望前路,我们仍需在思想上、行动上、志向上全“绿”以赴,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高昂扬姿态,既要“排兵布阵”又要下足“绣花针”功夫,不断思考、创新绿色理念,做“生态兴、文明兴”践行者,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林草事业“久旱逢甘露”。
“兴”于林草实践,需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坚定姿态逐“绿”前行,在争当干事创业“先锋队”中写好“实”字篇章。依“林”兴业“富”路宽,打造兴业富民“绿色风景线”。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林草发展过程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草系统全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厚植绿美底图,近20年来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巨变。我们要脚沾基层沃土,心怀万里河山,知其目标、明其内容、通其意义,将理论“印刻在心”,将力量“落实在行”,以理论效能释放实践动能,练就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硬功夫,锻造执行有力、落地有声的真本领。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抓落实,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劲头追“青”逐“绿”,将林草事业补基层环境设施“短板”,强基层生态产业“动力”,换基层乡村面貌“新颜”。
“兴”于林草创新,需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别具匠心点“绿”成金,在牵住高质量发展“牛鼻子”中写好“进”字篇章。2024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创新:创新型解决方案,创造更美新世界”。表明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当然,创新发展需要的不再是“大刀阔斧”,而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大林草干部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在“大胆试”“放手干”“坚决改”中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破难题、补短板、防风险的“开拓者”;要绷紧“创新弦”、弹好“创新调”,勇于弯道取直走新路、善于创新发展谋跨越,要以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林草事业不断向前向新发展。强化在发展细节上下功夫、在提升质量上求突破,做到精准施策、精细操作;要将每个产业链条打磨得尽善尽美,将每项措施都落实到细枝末节,让林草成果更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经济发展倒逼林草建设,讲好“林草故事”。
“中国红”是文化血脉底色,“生态绿”是万里河山显色。两相辉映,激荡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池春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在林草事业发展上,会有更多“思虑”独到见解,会有更多“思绿”发展增量。
(韦荣彪)
(编辑:刘虹 制作: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