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这十年”·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实录 | 文山州财政局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8-19 16:36:51  

改革创新 提质增效

为文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财政发布稿

文山州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建强

(2022年8月19日)

2012年以来,全州财政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十年来,持续加力提效、提质增效、更加有为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州各项财政改革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了财政力量。

——十年来,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财政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财政收支规模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从2012年361277万元增加到2021年682225万元,年均增长9.5%。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全州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55.2%,形成了稳定的增长机制。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300亿元大关,从2012年1677986万元增加到2021年3473346万元,年均增长9.2%。全力落实“营改增”、降低增值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切实推进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政策落实落细,减轻市场主体和个人负担,2012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1741962万元,其中:减免税1486906万元,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98159万元,降低社会保险费156897万元,市场活力得到持续激发。认真落实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推动财力下沉,机制自2020年实施以来,争取并第一时间落实拨付使用中央直达资金1702472万元,其中:直达资金1441968万元,参照直达资金260504万元,有力支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2012—2021年累计向上级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2108.14亿元,年均增长7.8%。2015—2021年,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累计318.05亿元,年均增长75.42%,省级财政对文山州的支持达到历史新高。

——十年来,财政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聚焦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从更长周期、更广范围谋划政策和预算安排,做到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财政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筹措扶贫专项资金102亿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70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助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11亿元,助推全州8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防污+治污”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2012—2021年,全州累计投入生态环保支出823669万元,支持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及城乡“两污”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堵后门+开前门”相结合,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增量,依法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确保法定政府债务余额不超“天花板”。截至2021年底,全州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法定限额范围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持续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可持续的民生保障机制,全州财政支出增量用于民生的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教育、医疗、社保、三农、文化、住房等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2012—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404968万元增长到9181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16120万元增长到54254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从183225万元增长到462874万元,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全州民生支出从2012年1321752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791906万元,年均增长8.7%,均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以上。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自开展基层“三保”保障工作以来,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切实发挥“三保”保障对维护全州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州基层“三保”累计支出1080.06亿元。着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筹措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突破300亿元大关,推动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有力支持文山至马关高速公路、文山至麻栗坡高速公路、那洒至广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德厚水库等24件大中小型水源工程等建成,全国第一条省内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等重点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坚决支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要求,筹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126101万元,支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医疗救治和集中隔离场所建设等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全州免费接种疫苗639万剂282万人,疫情应急准备能力进一步提升,群防群治免疫屏障进一步加强,有力支持推进全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年来,财政改革工作翻开新篇章。健全财经运行分析预研预判制度,构建3年滚动预算和年度预算衔接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财政逆周期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建立财政资金“能进能出”决策机制,每年全州财政收支预算、州本级部门预算均提请人代会审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基本公共服务、科技、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应急救援、自然资源、公共文化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预决算公开的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均达100%。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建立了覆盖全州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体系,推广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实现对所有财政资金监控全覆盖,财政资金拨付更快捷、更安全。持续改革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PPP项目规范高质运行,全州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项目33个,落地实施PPP项目32个。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构建“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扎实推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稳步高效推进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意见,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2021年始,选取部分预算单位和重点项目开展财政再评价,涉及交通、水利、教育、住建等领域,切实涵盖“四本预算”。十年间,全州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多点发力并向纵深推进。

——十年来,国资国企工作迈向新进程。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整合重组,调整优化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全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国有资产监管及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国资国企监管能力持续增强,出台州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事项权力责任清单(暂行)、州属企业投融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州属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暂行),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民企挂靠国企综合整治等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健全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及薪酬管理制度,出台州属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深化州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州属企业管理者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国有企业资产整合重组方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全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底,全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24户(含子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资产规模从2012年的113.4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94.15亿元,十年间资产规模增长了10倍;着力推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等39户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已完成31户。2021年全面启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出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州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并迈向新的征程。

——十年来,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紧紧围绕全州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融资需求,持续开展“引金入文”服务,健全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坚决防范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强化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2—2021年,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570.73亿元增长到1222.19亿元,年均增长7.91%;贷款余额从354.08亿元增长到1163.52亿元,年均增长12.63%。十年间,“引金入文”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州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5家,类金融机构17家。深化政银企合作,“十三五”期间,州人民政府先后与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有8家金融机构(国开行、农发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信用社、富滇银行)与州政府达成“十四五”合作意向,“十四五”期间将向我州提供融资支持5832.94亿。引进7家银行、2家证券公司、7家保险公司到文山设立分支机构。直接融资服务推进工作更扎实,全州共有主板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后备上市企业9家。全州共有AA信用评级企业1家,AA-信用评级企业1家。持之以恒抓好地方金融风险防范,严格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建立了财政、国资、金融、人行、银保监共同参与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机制,将政府性债务、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变动和处置、金融机构客户资金非法使用、小额贷款公司逾期贷款变动、国有企业重大债务、非法集资等纳入监测范围,加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力度;加强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扎实开展小额信贷等非法高利贷问题专项整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秩序,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迈向新征程、建设新文山,做好财政工作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践行“文山之干、财政先行”,坚决服务保障“三个示范区”建设和“六大战役”、十项重点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深化财政国企改革,全力以赴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