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实录 |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8-19 16:37:33
“文山这十年”经济发展专场发布稿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8月1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全州发改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接党的二十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我们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州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98.77亿元,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的近3倍;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排名上升到第10位;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8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2019年,文山州GDP突破千亿大关;至2021年,全州有7个县(市)GDP跨过百亿元关口。
二、改革持续深化,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十年来,我们全力推进500余项经济体制领域改革落地实施,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深入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财税金融体制、科技创新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以绿色水电铝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和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四大重点产业。绿色铝产业蓬勃发展,从单一氧化铝产业发展到目前聚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再生铝”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全州电解铝产能达343万吨,占全省产能的近二分之一,全国的近十分之一,一举成为全省电解铝产能最大的州(市)。全州外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占全省的13%,居全省第二位,砚山县荣获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2021年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260亿元。2020年,普者黑正式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十年来,始终坚持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15.0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37.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3.6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1.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79.3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9.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3.8:33.6:42.6调整为2021年的18.3:36.3:45.4,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十年来,我们全力加大交通水利、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45.85亿元,年均增长17.8%。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冲击后,在消费需求明显下降的情况下,2021年投资仍实现14.3%的增长速度,比全省高10.3个百分点,对推动经济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6年12月,云桂铁路通车运营,在文山境内有310公里,设有4个站点,文山从此迈入了“高铁时代”。十年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公路通车里程1.7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4公里。文山砚山机场开通航线13条,3小时可直达全国一线城市。建成首个大型水库德厚水库,建成了以500千伏砚山变电站、天星变电站、富宁换流站为中心,11座22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组成的主网架结构,是云南电网西电东送的南通道、对越送电的桥头堡。移动通信网络实现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飞跃,县城区、乡镇集镇、景区、园区5G网络全覆盖,城乡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实现从十兆到百兆跨越。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适应”的根本性变化。
五、区域协调更加紧密,地区发展充满活力
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33.00%提高到2021年的37.94%,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4.07下降至2021年的2.78,差距逐步缩小,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884元提高到2021年的36810元,增长了94.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643元提高到2021年的13249元,增长了185.35%。“文砚平”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水平得到提升。“美丽县城”建设初见成效,城市品质大幅提升,马关县、西畴县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丘北普者黑水乡小镇、广南坝美世外桃源小镇、文山古木三七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新进展,丘北普者黑水乡小镇在2019年被省政府授牌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
六、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感明显提升
十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3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74万元,增长277.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的167.80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347.33亿元,增长了106.99%。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得到夯实,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全州6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成为了历史,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打造“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文山锦绣大地将会焕然一新,环境更加美丽、生活更加富饶,经济更加强劲,全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