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这十年”·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发布会实录 | 文山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8-24 16:56:57  

十年奋进路 文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奏响自然资源奋进曲

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孙 卫

2022年8月24日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文山州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面,我就十八大以来全州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做一个简要介绍。

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撬动资金4.7亿元,将兴街镇三光片区打造成为集“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五小水利、特色农业、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为一体2万亩左右的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国家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

保障文山学院迁建项目、魏桥、神火、文山州德厚水库工程建设项目、蒙自至砚山高速公路(文山段)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为我州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积极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开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证联办”,正在推进“不动产+水电气”联动办理,以“文山之干”优化我州财产登记营商环境;

动真碰硬、疏堵结合,采取“长牙齿”硬措施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守护自然资源。

……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文山州振兴发展十年来,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融入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先后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与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灾害防治、耕地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文山跨越式发展和“绿美文山”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自然资源保障。

这十年,着力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一是加速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州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重大专题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初步规划,州、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完成《文山州城镇体系规划》《“文砚丘平”城镇群规划》《“文砚”同城规划》、8县(市)新一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县城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文山州81个乡镇规划修编和风貌设计编审,各县(市)专项规划、城市风貌特色设计等专项规划编制稳步有序推进,规划审查、审批、公开、许可、核实等制度得到执行。

三是积极推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州公职人员主动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2021年度完成293个村庄规划编制,2022年度计划完成364个村庄规划编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空间保障。

四是积极开展生态红线评估调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评估调整,以及《文山州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研究,持续加强普者黑湖、盘龙河沿线等生态红线监管力度,始终坚守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这十年,着力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将西畴县列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县,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变为固定资产,助力文山发展。

二是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建设,新增耕地12.48万亩,文山市追栗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

三是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22年争取上级金2120万,实施文山州废弃、政策性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全州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14149.84万元,完成治理面积721.45公顷。

四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落实矿业权联勘联审依法审批和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制度,建立文山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清退全州矿山企业保证金2.073亿元,清退完成率100%。

这十年,深入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质环境保障

一是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完成文山州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落实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值班值守等制度,对文山州在册的121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人员1372名,落实专业型监测12处、普适型监测256处,近年来我州地质灾害损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二是精准实施地灾搬迁避让项目。完成《文山州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搬迁避让补助项目179个,项目完工后,可保障11572户51801人和147947万元财产安全。

三是精准实施地质灾工程治理项目。投入中央、省、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34730.96万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104个,项目完工后,可保障48987人和1.435亿元财产安全。

这十年,着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一是做好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成立并建强州自然资源规划局“文山之干”用地保障专班,摸清文山州重大项目底数,建立清单、分类施策、提前介入、专人跟踪服务项目,集中有限的土地要素资源保障重点项目。自2016年以来,为全州建设项目保障用地7.59万亩。

二是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全州上下通过五年时间对增减挂钩政策的试点、推行、深化,累计完成农村零星建筑用地拆旧复垦面积31490亩,保障集中安置区项目用地3877.3亩,指标流转交易额达20余亿元。

三是严格执行增存挂钩政策。制定“一地一策”方案,分类、有序、稳步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1万亩、闲置土地0.9116万亩。

这十年,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一是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坚决按照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进行落实,“三调”数据显示全州耕地面积949万亩,基本维持稳定。

二是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监察。认真落实通报挂牌约谈冻结问责“五项机制”,扎实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持续推进矿产资源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州共查处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1772件,其中,土地违法案件1139件、矿产违法案件633件,自然资源管理逐步迈入正轨。

这些成绩,来源于各位对自然资源的关心和支持,每一项工作都是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每一组数据都饱含着自然资源工作者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决心。

扬帆再起航,奋进新征程,全州自然资源系统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新气象,以迎难而上、奋发进取的新劲头,以笃行不怠、苦干实干的新作风,努力践行“文山之干”,不断开创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绿美文山”建设、为文山州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