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营商招商专场发布会实录|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8-31 16:22:48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响文山营商环境新品牌
——文山这十年优化营商环境发言稿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利雁
(2022年8月31日)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对文山州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现在我就十年来文山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通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之间的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国家一系列重要部署和举措在文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1月1日,州委召开了文山州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大会,全州以开年就奔跑、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吹响坚决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集结号。印发了《文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文山州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文山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化10条措施》《2022年文山州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文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宣传方案》等文件,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全州营商环境软实力逐步增强,2021年文山州营商环境省考评取得“较好”等次。截至2022年7月,文山州开办企业时间仅需1.7个工作日,办理建筑许可时间压缩到34个工作日,用水报装和改造时间压缩到0.94个工作日,登记财产时间仅用半天,缴纳税费时间仅为52天,解决商业纠纷时间64天,各类市场主体给予高度评价,为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经济社会发展涵养了丰沃土壤。
十年来,全州上下切实抓好市场主体服务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建立驻企服务员、监督员、观察员等制度。2022年,全州32名厅级干部、269名处级干部挂联服务363户重点企业,选42名干部为营商环境监督员,选聘40名企业负责人为营商环境观察员,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电话号码。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33个,推进重点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96亿元,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13个,发展党员51名。聚焦州内三大园区,由州发改、工信、能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专班长,抽调人员组建专班,把办公室搬到园区,与企业建立政企命运共同体,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切实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十年来,全州简政放权成效明显,“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分别取消282项、下放283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面推动政府服务“多跑路”,市场主体“少跑腿”,目前全州政务服务大厅有10个单位整体进驻、184个单位实体进驻、66个单位授权代办,438个窗口628名窗口工作人员入驻州、县(市)政务服务中心,10269项政务服务事项可集中办理。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并向手机终端延伸,依申请办理的6类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60.9%,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率63.52%,“一部手机办事通”共计上线763个事项,累计注册用户69.46万人,办理业务350万件。
十年来,我们全力减环节优流程促发展,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简政放权的同时,行业监管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端口前移,做实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将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上来,通过宽进严管,实现新增市场主体的同时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十年来,我州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市场主体达到22.36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了213.7%。其中:农业企业0.25万户,工业企业0.22万户,建筑业企业0.4万户,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1.15万户,服务业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1.17万户,个体工商户18.7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43万户。
十年来,我们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示范化、达标化”创建活动,全力申报省级“示范化”办税服务厅,实现“业务一个口径、办税一个规范、服务一个标准”;实现7×24小时智慧办税、自助办税,一般纳税人网络申报率达到99%。高效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激发企业活力,全面落实“营改增”、降低增值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任务,2012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174.19亿元,其中:减免税148.69亿元,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9.82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15.69亿元,为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年来,融资贷款为市场主体提供巨大支撑,金融“活水”护航企业发展。十年来,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信贷支持,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纾困发展,截至目前,全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9.73亿元,较年初增加51.07亿元,202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64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861亿元,入列云南省第七个贷款千亿级州市。
十年来,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十年来,各类行业监管措施依法实施,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各类投资者在文山大地上放心投资。各级政府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不断转变,首设“办不成事”窗口,受理办结群众反映疑难事项86件,“不找领导办不成事,找了领导可以乱办事”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亲清政商关系格局不断形成。实行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制度,及时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全州已基本形成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干、各类政策文件为补充的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体系。2017年以来,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82件,其中撤销具体行政行为100件。
日积跬步,终至千里。成绩背后,得益于我州大抓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集中火力攻坚,形成的一套具有文山特点的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体制机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文山州将以坚毅的恒心和韧劲,以再出发、再创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攻坚目标、鼓足攻坚气势、细化攻坚措施,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为实现文山振兴发展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