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举行
发布时间:2022-09-02 16:58:41
文网讯 9月2日,喜迎党的二十大“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在文山州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州发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委、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州科协相关负责人就我州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情况作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团结全州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示范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做成一件件大事、实现一次次跨越、取得一个个胜利。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边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展信心和后劲明显增强,困扰文山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州发展改革委围绕建成“兴边富民”示范区的定位,争取国家和省的重大项目、政策支持,实施了两轮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贫困地区全面脱贫摘帽、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边境经济跨越发展、对外开放实现突破、强边固防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走上新台阶的丰硕成果。十年来,全州生产总值从478.02亿元增加到1298.77亿元,2019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884元增长到36810元,农村从4643元增长到13249元。贸易进出口额从1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7.2亿人民币,年均增长7.5%。
州科技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聚集,着力推进科技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提素质。通过强化政策支撑、搭建创新平台、争取科技项目、强化人才支持系列举措,助推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取得新突破。十年来,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经费2.96亿元,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1个,文山三七产业园区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零突破。目前全州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90家。
州民族宗教委强力推进两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谱写了强基固边“固本曲”、产业兴边“增收曲”、开放睦边“发展曲”、民生安边“幸福曲”。通过“强”堡垒、“定”基调、“带”全民的有力举措,积极打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富边固边新高地,全州边境地区实现了全面脱贫,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州42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累计开工项目605个,完工307个,共完成投资5.01亿元。
州农业农村局持之以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与时俱进推进工作转型,并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十年来,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环境整治形式不断丰富,乡村自我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不断建设出美丽乡村典型,村庄建设与农旅结合相得益彰,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州共开展208个示范村、2067个整治村建设,获评省级美丽村庄12个,州级美丽村庄46个,县级美丽村庄71个,分批争取国家级传统村落20个。
州乡村振兴局大力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全州6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县(市)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困扰文山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按照“面上抓巩固,点上抓示范,点面融合,守牢成果,推进振兴”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州科协团结带领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进科普信息化、织就文山科普网、组建万名科普军、打造科普金品牌,在建设现代化新文山中贡献科普力量、彰显科协担当。十年来,科普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科普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科普力量不断强大,科普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形成了文山特色“金招牌”。2021年,全州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先后有116个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
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法制报、文山日报、文山发布、文山广播电视台、文山新闻网、掌上文山、视听文山、文山州人民政府网、文山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记者王玮 实习生刘佳兵 刘珊汕)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