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发布会实录|州农业农村局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9-02 17:33:02
文山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年催生乡村蝶变
文山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31日)
十八大以来,文山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子”思想,紧密结合文山发展实际,启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同时,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和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十年来,文山州都坚定地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面旗帜,在工作轮换中持之以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与时俱进推进工作转型,千方百计加大政策力度,根据社会进步不断丰富建设内容,顺应百姓期待,不断提升建设水平,村子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年以来,科学规划引领村寨特色建设。因村制宜、依山就势、体现农村特点、注重民族传统特色,进一步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落实到规划中。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统筹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文山州8个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已100%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或专题研究(前期研究成果),完成2021年度293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2022年度364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得到了省级确认。
十年以来,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工作,通过配套完善村庄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厕、村内道路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截至2021年底,全州94个乡镇镇区(不含城关镇),22个乡镇已建有垃圾中转站,17个乡镇建有热解处理站,13494个自然村有6697个自然村通过转运或自建卫生填埋、热解站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4.23%、资源化利用率31.8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2.69%。
十年以来,农村环境卫生制度逐步完善。坚持建管并重,不仅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在覆盖面上逐步扩大,在功能功效上有序升级,还坚持按照“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原则健全制度。如,西畴县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探索形成的“5分钱”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砚山县蚌峨乡探索出的“环境卫生街长制”。麻栗坡县“寨子清洁.我家干净”行动。马关县“鸡要关,狗要拴,牛粪用铲铲”从细微和源头问题着手解决村内脏乱。广南县全面推广征信卡制度。
十年以来,农村环境整治形式不断丰富。持续拓展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各县(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如:丘北县,开展以“大扫除、大整治、大清理”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以“红榜村”擂台PK赛为抓手,聚焦乡(镇)镇区、村民委所在地、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及普者黑景区周边村寨等重点区域,覆盖辖区内所有村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整治、大清理活动,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砚山县,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坚持村组党员干部“走在前,作示范”,组织开展农户环境卫生整治。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主阵地作用,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建美丽家园”活动,把爱护环境卫生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堂,把爱护环境卫生养成自觉习惯,自觉做到垃圾不乱丢、物品不乱摆、庭院主动扫,影响带动家庭成员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富宁县,开展“主题党日+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迅速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十年以来,乡村自我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以户为单位,通过1+N的创建模式,以“家居美”和“家庭美”的“双美”为创建目标,以小家的环境整治及文明进步推动以农村环境美、村庄美、身心美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和“好邻居”“好婆媳”等推荐评选活动,用孝悌和睦家风带动婚丧嫁娶新风,实现了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通过建立民主决策制度,修订完善具有依法保障、自我约束且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促进农村居民自知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州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覆盖率为100%。
十年以来,建设美丽乡村典型引领。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目标,充分依托村庄生态、建筑、产业、人文等禀赋,发掘特色、保护特色、打造特色,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貌”的典型亮点,积累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全州开展208个示范村、2067个整治村建设;获评省级美丽村庄12个,州级美丽村庄46个,县级美丽村庄71个;分批争取国家级传统村落20个。
十年以来,村庄建设与农旅结合相得益彰。村庄整治建设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围绕珠江、红河流域分片布局,巧借山水、盘活资源、民族特色、经营村庄,形成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和旅游小镇,推进丘北普者黑、广南坝美等旅游景区特色旅游观光服务向周边乡村旅游延伸,将“风景”变成“产业”,将“资源”转化成“生产力”,促进了生态旅游、乡村经济融合发展。
这十年,文山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催生乡村蝶变。“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加压奋进、努力工作,把已形成的良好态势巩固好、拓展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