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发布会实录|州发展改革委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9-02 17:33:11
抢抓机遇谋发展 边疆旧貌换新颜
——十年来文山州兴边富民发展成就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2日)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各位莅临发布会现场,一起见证文山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这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文山州充分发挥沿边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的定位,聚焦短板弱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持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力度,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478.02亿元增加到1298.77亿元,增长1.72倍;固定资产投资从277.21亿元增加到945.85亿元,增长2.41倍。边三县中,麻栗坡县地区生产总值从36.6亿元增加到100.55亿元,增长1.7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20.08亿元增加到84.9亿元,增长3.22倍。马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2.14亿元增加到127.53亿元,增长1.4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17.67亿元增加到86.14亿元,增长3.87倍。富宁县地区生产总值从49.78亿元增加到140.47亿元,增长1.82倍;固定资产投资从28.6亿元增加到100.18亿元,增长2.5倍。
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全州上下全力决战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6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县(市)全部摘帽,8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人民生活由贫困落后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884元增长到3681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643元增长到13249元,分别增长0.95倍、1.85倍。边三县中,麻栗坡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87元增长到 3375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471元增长到13388元,分别增长1.04倍、1.99 倍;马关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534元增长到3693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16元增长到13271元,分别增长0.99倍、1.81倍;富宁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513元增长到3638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20元增长到13723元,分别增长1.07倍、1.68倍。
三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全州上下全力抓好通高速、建铁路、修机场、造码头四件大事,全面提升通达能力,积极打造外接南亚东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初步适应的历史性变化,全州从封闭末梢转身为开放前沿。全州累计建成高等级公路1522公里、高速公路594公里,实施农村路面硬化8891公里,分别比2012年增加1050公里、290公里、4256公里。云桂高铁于2016年建成通车,全州从“地无寸铁”直接迈入“高铁时代”。文山砚山机场现已开通航线13条,3小时可直达全国一线城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空网络。富宁港二期工程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即将实现右江至珠江水运通道全线贯通。全州行政村和91%以上的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8县(市)城区、乡镇、部分行政村和机场、高铁站、普者黑景区等重点区域实现5G覆盖。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文山“承接东西、贯穿南北、通边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做好沿边开放文章,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的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与越南河江省签订了两轮合作规划,加强在经贸、边境管理等方面合作。在巩固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交流合作拓展至美洲、欧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主动拓展国际友城,建立5对友好城市,缔结34对友好乡(镇)和4对友好村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国天保—清水河口岸建成国际口岸,都龙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田蓬口岸通过国家验收,边民互市市场发展壮大,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砚山现代物流园区两仓投入使用。积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州形成多家金融机构与越南有关银行达成互开本币账户协议的跨境结算体系。全州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7.2亿人民币,年均增长7.5%。
五是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聚焦四大重点产业精准发力,创造产业发展“文山速度”,成功引进中铝、魏桥、神火、创新、天士力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做强以绿色铝为支撑的矿电产业,目前,全州绿色铝落地产能达343万吨,占全省的近一半、全国近十分之一,一举成为全省电解铝产能最大的州(市)。做特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三七药材》等13项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做美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全州旅游业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两番,普者黑景区是全省近6年来唯一新增的国家5A级景区。做优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成功创建全国“一县一业”示范县3个、特色县1个,全州外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占全省的13%,居全省第二位。
六是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加大保障力度,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教育普及水平与教育质量明显提高,8县(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7.6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7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4.96%,文山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通过教育部认定。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2%,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6%。建成州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富宁低海拔训练基地等一批城乡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创业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7.39亿元,扶持2.16万人(户)创业,全州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83万人。
七是强边固防能力全面提升。坚持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筑牢防线。举全州之力,沿边境线“全覆盖、无盲区、全闭合”建设联防所、铁丝网,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文山边境铜墙铁壁,在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同时,沿铁丝网全线配套技防设施,“智慧边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探索边境管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边境村网格化管理机制,1537名段长同守边境,将边3县9.6万户边民群众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物防、技防和人防联控,全州偷渡、走私、非法入境停居留人员案发率大幅度下降,边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今年上半年,全州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71起,同比下降61.58%;查获涉私案件22起,同比下降93.7%,没有出现偷渡人员带疫入境情况。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和“拉高标杆、争创一流”的进位意识,全力推进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补齐教育、医疗短板,扩大沿边开放,筑牢边境防线,到2025年,让边境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边疆民族更加团结,边境地区更加稳固,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将文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兴边富民示范样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