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这十年”·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发布会实录|州民族宗教委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9-02 17:36:08  

“文山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乡村振兴及兴边富民示范建设专场发布稿

州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 副主任 杨凌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各位莅临发布会现场,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文山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5年以来,文山州通过高质量组织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全州边境地区实现了全面脱贫,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2021年,有序全面转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前半篇文章:实施两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

弹奏兴边富民“四部曲”。

文山州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深入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程,2015年以来全州共投入各级各类资金92.413亿元。

(一)强基固边,谱好“固本曲”。我们始终把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天保、猛硐沿边特色城镇,董干镇马林、马崩、者挖、普弄4个抵边小集镇建设。建设通自然村硬化道路1312公里,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531万平方米。电网提升改造1495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887个村。宽带互联网投入覆盖2748个村。实施垃圾池、排污管(沟)建设93个自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25个自然村等。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产业兴边,弹好“增收曲”。着力支持沿边地区发展特色优势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沿边旅游和跨境特色旅游。实施特色经济林种植7394.5亩,建设高稳产农田地5.34万亩,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24021亩,畜禽产品养殖16万头。实施特色产业培育科技项目10个。建设12个沿边特色旅游景区、民族特色旅游村镇、旅游庄园及特色民宿。

(三)开放睦边,演绎“发展曲”。着力提升边境一线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边民集市点建设工程、沿边口岸建设工程。建设4个边民集市点、5个口岸联检、查验及配套运行维护设施。

(四)民生安边,奏响“幸福曲”。完成抗震安居房建设9606户,农村危房改造受益64256户。沿边一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16.7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4309户,实现边境县与全州同步脱贫。

后半篇文章:打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文山样板”,建设富边固边发展新高地。

2021年以来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文山州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以“六个现代化”为导向,共编制建设项目1005个,规划总投资15.18亿元。截至目前,全州42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累计开工项目605个,完工307个,共完成投资5.01亿元。

(一)“强”堡垒,起好领头力,筑牢“干的保障”。文山州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充分借鉴脱贫攻坚期间的做法,高位组建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向42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126名,并从民族宗教部门向三个边境县各选派1名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督导员开展蹲点式督导。边三县也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州级统筹、县级为责任主体、县乡村组抓落实、州县乡村四级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定”基调,增强指引力,明确“干的方向”。把坚持“三个相结合”作为贯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始终。一是坚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与弘扬“西畴精神”“老山精神”相结合。把“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的“老山精神”和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贯穿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始终。二是坚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动边境群众就业和增收的有力抓手,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三是坚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与强边固防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三个好”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带”全民,激发内生力,凝聚“干的力量”。强化群众参与,推动共建共享,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是把牢“一条”主线,用思想“筑边”。坚持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3个边境县14个边境乡(镇)42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全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二是抓实“三+”融合,用行动“建边”。在建设中我们突出“红”与“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美文山”建设和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红旗飘飘”工程融入建设全过程,努力打造党建强、环境美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聚焦“美”与“富”,坚持“绿就是美、美就是富”理念,实行“村庄景区化”建设,42个沿边村全部按3A级以上景区打造,逐步让村庄变景区。扭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利用草果、八角、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带动边境群众增收致富。紧盯“新”与“特”,紧扣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6类19项指标,对标排查718个自然村的发展短板,制定“一村一方案”,强力推进边境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建设一批产业支撑型、观光旅游型、边贸助推型、生态宜居型等不同类型且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及《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意见》,以建设麻栗坡、马关、富宁3个边境县为重点,统筹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统领全州乡村振兴,到2025年,把沿边一线的行政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边境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决心、信心更加坚定,为国守边、为国护边的决心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