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讲好文山故事】深挖文化内涵!丘北县文旅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2-11 10:33:10  

近年来,丘北县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旅游文化,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实跑出以文旅为引爆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度”。


深挖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丘北县结合地域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丘北红色故事。以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弥勒湾会址(中共滇桂黔边区工委扩大会议会址)为载体,深入挖掘丘北籍第一个革命烈士吴绍金和刘胡兰式的女英雄王承荣等红色经典故事,以革命烈士为原型,编撰红色经典故事20余个,以《丘北籍第一位牺牲的烈士——吴绍金》《丘北县刘胡兰式的女英雄——王承荣》《老鸦屯战斗》等红色经典故事为主,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精品课堂500余场(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紧扣立德树人上好青少年开学第一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组建“致敬抗洪抢险英雄”宣讲团,以校园思政课的形式深入基层和县外巡讲16场次,讲述汪磊烈士、李新文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

挖掘绿色资源,讲好丘北生态故事。积极推进普者黑湿地保护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修复工作,采取“退、减、调、治、管”的总体思想,全面组织实施流域截污治污,普者黑湖流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今年1至8月,普者黑湖国控断面(普新桥)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为双色并蒂莲、双心莲、桃花水母等濒危物种的孕育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游览普者黑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环境。

挖掘节庆资源,讲好丘北民俗故事。结合丘北民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成功举办了“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普者黑“桃花水母”民族打跳大型狂欢活动、2023中国云南·普者黑“花脸节”系列活动、第二十一届丘北辣椒节等。立足挖掘多元多样丘北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将系列民族文化元素厚植节庆活动中,充分发挥文艺的独特优势和功能作用,通过创新文艺推广宣传丘北的举措,使文艺成为丘北宣传的重要途径,丘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生产力。

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

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文化强县的具体抓手,深入挖掘整理丘北的文化资源,以文艺形式和创新文艺方式打造丘北文化和旅游IP,使丘北变旅客集散地为旅游目的地。

创作桃花水母舞,引领民族文化新风尚。今年,普者黑惊现濒临绝迹的物种“桃花水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一经报道火爆出圈,被全国百余家媒体广泛关注,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丘北县结合桃花水母飘逸婀娜的身姿,将其与当地的5个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风俗融合,运用舞台艺术创作了桃花水母舞,并于6月30日在“彩云之南等你来”群众夜间文化活动优秀示范点——椒莲广场举行桃花水母打跳全民狂欢活动。极具民族文化元素的桃花水母舞一经推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的青睐。每个周末定期开展的打跳活动,现已成为全县各文艺队和广场舞爱好者的“主打舞”。

创作文创新产品,打造普者黑旅游IP。坚持文化故事是文创产品最重要的“IP”理念,为破解文创产品单一、不具文化内涵、与景区文化属性不匹配等“瓶颈”问题,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完成丘北旅游纪念品及文创产品设计制作,研发了具有丘北元素的雨伞、扇子、水杯、手机饰品、桃花水母T恤衫等10余种文创产品。探索推进白族“花神”等非遗传承市场化,支持指导相关企业制作推出“花神”戒指、吊坠等文创产品。加大民族食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桑秋食品“稻香竞秀”花米饭系列产品获云南非遗伴手礼和“舌尖七乡”金奖。通过文化性、故事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运用丘北元素进行文创衍生系列产品,有效提升了普者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花脸节期间,接待游客156.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4亿元,全县客房出租率为42.27%,高出年平均18个百分点。

搭建交流平台,汲取各地精品文化荟萃。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措施,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契机,利用普者黑资源禀赋,在“花脸节”期间成功举办了“民族文艺比拼”活动,来自省内外的400余支文艺队10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活动。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奔跑吧,少年”2023年云南省青少年皮划艇(静水)冠军赛、七彩云南走进普者黑——全国高校油画、水彩名家普者黑写生行和“民族团结大舞台 畅享文山等你来”文山州2023年全民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和体育赛事,学习借鉴了省内外文化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促进了丘北文化在共享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组织120余人奔赴贵州“村超”弘扬传统文化,推荐普者黑,将“村超”赛场变成花脸节狂欢现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了一场别具风格的丘北“花脸”文化和魅力,有效提升了普者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率先在全州挂牌成立“艺术家第二居所”,充分发挥“艺术家第二居所”“搭台、引流、集智、创库”作用,开展柯仲平诗歌节、省《学术探索》2023年编委会暨2024年选题策划、广西柳州市音协 云南文山州音协音乐创作交流活动、画辣椒等10余场交流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力丘北推动文化强县提供了硬核支撑。

借力媒体优势,打造多元宣传矩阵

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宣传作为“一号工程”,紧紧围绕“3815”战略和“三个一”的目标要求,持续做好网上宣传工作。


强“声势”。在云上普者黑APP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我在边疆望北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边疆探索”等网络主题活动。围绕“三个一”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采取乡镇报名“守擂”,全县各村(社区)“打擂”的措施,创新开展“我的村最美”大擂台,在全县营造了推进“绿美丘北”建设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借“外力”。配合中央、省、州媒体,以讲述普者黑美景背后的故事为切口,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支撑点,描绘丘北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与央视等媒体联动,紧紧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丘北民族文化和产业,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宣传品牌,成功打造多个热点和爆点话题,其中,一朵莲花、一只水母、一个节庆,在网络平台上达到93.91亿人次浏览量,再次擦亮了丘北县文旅融合发展的金质名片。

紧盯“莲”。借助2022年“双色并蒂莲”现身云南普者黑新闻爆款余温,精心策划并推出“好运‘莲莲’云南普者黑景区惊现‘双芯莲’”新闻爆款作品,收获超高人气。期间,“双芯莲”“大洒锦”“并蒂莲”“花脸节”等相关资讯受到人民日报、CCTV-13、CCTV-2、CCTV-4中文国际、国际在线新闻、新华网、中国园林网、中国新闻、新华社、都市条形码、今日头条、云南日报、云南旅游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浏览量突破10亿+,为把旅客“流量”变为“留量”,把“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丘北县将突出“红”的主色,写好红色文化故事,在弥勒湾会址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短小精悍的红色剧目或课堂,扩大红色教育的受众面,打造培根铸魂的引领工程;坚持以“绿”为底色,解读生态文明、会址文化故事、本土非遗文化、戏曲等文化元素,打造“故事景区”文化荟萃;讲好“民”的故事,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治理等进行集中展示和深度融合,强化文化创意,增强文化的底蕴和厚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丘北县委宣传部)

(编辑:罗贤慧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