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新春走基层 | 砚山:壮族同胞春节幸福多
发布时间:2023-01-30 16:00:30
文网讯 在砚山县,壮族(土支系)过春节也叫过大年,壮语叫“孩镇”。和汉族一样,过年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不同的是壮族过年分大年和小年,即从腊月三十到新年正月十六,壮族叫过大年;从正月三十到二月初六,壮族叫过小年,壮语叫“孩镇尼”。
每逢春节,砚山县的壮族同胞都要舂粑粑、做花米饭、吃汤圆等。把粑粑做成筒状或者捏成动物形状,并在蒸好的花米饭上画吉祥物,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吉祥、快乐、幸福的春节。
壮族同胞过年吃糯米粑粑有两层意思:一是把会开裂漏水的田粘住;二是壮族最忌讳与他人争吵,吃糯米粑粑可以让粑粑把污言秽语粘住,不得罪人。砚山壮族粑粑中最有特色的是面蒿粑粑,故壮族有“过年无粑粑,不算是壮家”之说。壮族同胞除了做粑粑之外,汤圆也是主角,春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壮家妇女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心灵手巧,每逢过年她们都要自己制作新衣服。从纺织布料、染色,到刺绣、制衣,最后做成银泡服、镶腰衣、裙子、花鼻鞋等民族服装,一针一线都是亲手完成。
砚山壮族群众过春节,体现了他们一年来的勤劳勇敢和辛勤耕耘,这也是壮族同胞一年中最高兴、最幸福的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砚山壮家人幸福感节节攀升,日子也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杨朝仙 王艳霞)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