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探秘“世外桃源”!“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 世外桃源”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文山

发布时间:2023-06-17 10:35:10  

6月12日至1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 世外桃源”调研采访活动启动,来自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10多家中央、省级主流新闻媒体近20名记者组成调研采访团,走进文山州广南县、富宁县、丘北县,用笔尖和镜头呈现文山美景,展示文山各地历史和民族文化,带领大家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邀请大家畅享文山,走进“世外桃源”。

雾气缭绕的神秘洞穴、原始的喀斯特地下溶洞奇观、灯光照射下五彩斑斓又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来到广南县坝美镇滴水村玄天幻境景区,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采访团也在这个出土过多件古代陶器、石器等的中国古人类洞穴遗址里,听考古队员介绍洞穴的考古发掘过程,了解一段“逐渐浮出水面”3000年前广南先民的历史。

阵阵雾气升腾,香味清幽的微风扑鼻而来,阳光穿过种满石斛的万米观光长廊,六郎城仙草秘境仙气飘飘的美景呈现眼前。来到广南县柳井乡六郎城景区,采访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当地“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延伸拓展“康养+”产业链并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动故事。

枝繁叶茂的古树见证着一代代人成长,采访团走进广南县第一小学的校园,历史悠长、典雅古朴的侬氏土司衙署呈现眼前,大家在百年老校古老的石梯上听校长讲述历史文化。走进正在开展教学的校本特色课程,采访团在充满童真与乐趣、融入壮族刺绣剪纸和当地民族舞蹈歌曲的课堂中,看新生代学子在校园里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良家风代代传,位于广南县莲城镇被誉为“进士故里”的大革假村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奋好学的后人。走进村庄,记者团不仅感受到“槐堂春暖”“画狄流芳”故事延续至今的温暖,看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和百余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园,一幅产业兴旺、人才兴旺、生活幸福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峡谷幽静,流水潺潺,来到位于广南县董堡乡牡露村的侬人谷景区,壮家侬人吊脚楼杆廊式寨门映入眼帘,西洋江、交趾古道穿村而过,壮族特色舞蹈、弄娅歪和唢呐敬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上演。采访团在壮族娅歪文化的发源地,感受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乘船在西洋江中畅行,走进这个融合“民俗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保护”之路的壮族传统村落。

柔情富宁,壮乡儿女欢歌起舞……记者团来到位于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充满壮族特色的民居、村内石碑上刻画的“神秘”符号、展示壮族人民生活的文化墙,正带大家走近一段古老而浪漫的故事。坡芽歌书的81个符号背后都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情歌,采访团来到坡芽文化传习馆前,壮乡儿女的“情爱密码”在传承人的演唱和讲解中娓娓道来。

村庄美村民富,农旅融合产业兴,瓜果满园香。记者团来到富宁县里达镇瓦蚌村,集“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庄映入眼帘,前来体验采摘蜂糖李和乡村旅游的游客不断。眼前错落有致的民居、产销可观的种植区以及河水潺潺、景色优美村容村貌,都在向大家讲述瓦蚌村依托发展特色农产业和乡村旅游,让甜蜜果和自然生态美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故事。

山明水秀,一池荷花徐徐绽放。眼下,丘北县普者黑景区内万亩荷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几艘小船穿过荷塘,碧绿的荷叶间花朵摇曳,远处蓝天白云下山峦叠嶂。记者团先后来到普者黑景区天鹅湖、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等地,采访普者黑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工作开展情况。

“文山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态美景、特色产业丰富的地方,来文山,是奔赴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是身临其境去赏一幅自然风光、美景无限的生态画卷,是能在‘甜蜜’产业中能看到群众幸福故事的旅程。”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记录好、报道好、宣传好文山,把文山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美景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让更多人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文山魅力,畅享“世外桃源”。

(记者:何昕霖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明建 刘雪丹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黎莹颖)

(编辑:杨璐裴 排版:张振飞 责编:徐仕桓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