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野生菌,麻栗坡的山野至味!
发布时间:2025-06-24 11:04:18
当六月的季风携着丰沛雨水造访滇东南,麻栗坡的重重山岭便在雨水的浸润中悄然苏醒。林间腐叶层下,积蓄已久的地气悄然涌动,牛肝菌、红菌、青头菌、鸡枞……这些山野的精灵,顶破潮湿的腐殖土,撑开一顶顶或朴素或艳丽的小伞,在氤氲雾气中无声宣告着大山最慷慨的馈赠时节已然降临。
天光初透,采菌人便已背负竹篓,循着熟悉又隐秘的山径,踏入这片被雨露滋养得生机勃发的密林,找寻独属于这个季节的美味。
采菌,是眼力与经验的无声较量。林间湿滑,晨雾尚未散尽,经验老道的采菌人目光如炬,在苔痕斑驳的树根旁、在松针厚积的坡地上,精准捕捉那拱破地衣的一抹异色。肥厚的牛肝菌敦实可爱,洁白的鸡枞亭亭玉立,青头菌顶着淡青色的菌帽,憨态可掬。指尖需极尽轻柔,捏住菌柄根部缓缓旋起,唯恐惊扰了这片孕育美味的静谧之地。
竹篓渐满,有的野生菌直接就上了采菌人的餐桌,有的则被带往山下的喧腾市集。
步入麻栗坡县城农贸市场,混合着泥土与菌子特有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沾着露珠的新鲜菌子被小心翼翼地铺陈在摊位上:鸡枞如凝脂白玉,牛肝菌色泽如蜜似酱,青头菌则带着林间的清新绿意。摊主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雨水足,菌子出得又早又好!”询价声、赞叹声、塑料袋的窸窣声此起彼伏,汇成市井清晨最鲜活的乐章。价格随菌种珍稀程度浮动,但那份源自深山的、无可替代的极致鲜美,始终是食客们心照不宣的追求。
菌之至味,贵在得其本真。在麻栗坡,最受欢迎的享用方式,莫过于一锅热气腾腾的野生菌火锅。将当日采撷的多种鲜菌倾入翻滚的土鸡汤底中,任文火慢煨。各色菌菇在琥珀色的汤中沉浮,清鲜与醇厚在氤氲的热气中奇妙交融。举箸品尝,牛肝菌肥厚弹牙,鸡枞鲜嫩柔滑,青头菌脆爽甘甜……每一口都饱含着山林雨露的精华。此外,爆炒牛肝菌,素炒鸡枞等各类野生菌美食也让人垂涎三尺。
尝过麻栗坡的野生菌,才真正懂得大山的慷慨与深情。让味蕾记住这凝聚了林间雾气与夏日生机的美味,不负这一场来自山野充满生命力的邀约。
温馨提示
山珍虽美,安全为先。麻栗坡山野菌种繁多,切记只采食明确认识、确认无毒的菌类,对形态奇特、颜色艳丽的陌生菌种务必敬而远之。烹饪时务必彻底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若不慎误食不明菌类或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须立即就医,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菌物样本供辨识。敬畏自然,方得真味。
(麻栗坡融媒记者: 何彧至 石艺喏 常馨月)
(编辑:刘虹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