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环保风暴”】携手努力,绘就文山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18-08-01 08:58:40   来源:文山新闻网   

天蓝水绿山青,是群众对优美的环境的期盼,也是群众心中的美丽文山。为绘就这幅美丽画卷,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从未懈怠。一串串脚印、一声声叮嘱、一次次督促整改,他们关注环境问题,其实就是关注民生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环境好了,生活美了,这正是民心所向。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协调组、文稿材料组、边督边改组、责任追究组、接访维稳组、宣传报道组、信息简报组、后勤保障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并明确要求各工作组要根据确定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文山市环保工作人员巡查砷渣填埋场

 

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于今年6月5日至7月5日进驻云南省开展“回头看”工作。为切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云南“回头看”期间的转办举报件调查处理工作,我州建立同步交办查办、同步调查处置、同步督导检查、同步信息公开“四个同步”工作机制,防止交办工作“一转了之、一批了之”。据介绍,我州共接到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转办案件74件(其中:涉及大气24件、水18件、土10件、噪声9件、生态6件、其他7件),重点关注件23件,所有案件均已及时转到涉及县市政府办理。目前,所有转办举报件均已办结,其中:属实14件、基本属实7件、部分属实34件、不属实19件、立案查处15家、送达处罚决定书14家(实施罚款189.456万元)、移送行政拘留7人、责令改正43家。在责任追究方面,对“回头看”期间及边督边改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加大调查处置和责任追究力度,共问责11人,给予提醒谈话26人、批评教育6人、责令作出检查4人、责令作出检查单位1个。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州环保局副局长陈艳波在接受七都晚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州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中,突出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加强方案制定,突出加强转办、跟办、督办,突出加强宣传报道,突出加强责任追究,取得很好成效,大气污染、噪声等一批群众长期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些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查处。“从举报投诉案件来看,文山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大气、油烟、垃圾填埋、噪声等城市环境问题及工业固体危险废物、砖瓦等行业,涉及生态环境各方面。”陈艳波说,针对这些环境问题,下一步将整合力量,促进整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顺利推进。同时,按照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要求,部门齐抓共管,落实监管方案,形成“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真正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相关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做到露头就管、露头就打。

 

工作人员与砖厂负责人商讨整改方案

 

在此次督察工作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关注,比如城市环境管理方面,建筑施工扬尘和噪音污染问题时有发生,道路扬尘污染源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夜市烧烤油烟污染和噪音扰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两污”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方面,全州虽已建成8座县城污水处理厂,但不同程度存在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不彻底,部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低,进水浓度低等问题;乡镇“两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目前仅有14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覆盖率14.89%;47个乡镇实现垃圾处理设施覆盖,覆盖率50%;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自然保护区划定前存在的村庄、建设的水电设施及农户种植的经济林等问题整改难度大,自然保护区内采矿权、探矿权退出仍未完成。

今后,全州8县市、各相关部门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为契机,对照职能范围内的重点环境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认真排查整治,结合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政策,加大监管力度,有效解决好城市道路、施工扬尘、噪音污染和夜市烧烤油烟污染及娱乐场所噪音污染问题;加大“两污”建设管理力度,有效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不彻底等问题,有效利用已建成投运的砚山海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即将建成投运的文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一步解决好项目覆盖服务区域城镇、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特别是要对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企业、矿山等重点区域、领域全面排查,严格按照州委、州政府已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抓好整改落实。加大整改力度,坚决落实“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要求,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推进力度,完善重点任务协调机制,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要巩固成果、严防反弹,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要挂账督办,对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要一抓到底,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而好的生态环境,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应是践行者,让我们携手努力,相信文山将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记者 李云淑)

(编辑:罗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