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石漠化治理让西畴这个村华丽蜕变

发布时间:2018-10-25 08:38:25   来源:文山新闻网   

从“山旮旯”到“绿色天堂”

 

 

过去的西畴县三光片区,山大石头多,缺水少土,森林覆盖率仅为25%,是全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2013年,西畴县开始分片区进行石漠化治理以来,石旮旯已经逐渐换上了绿模样,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石漠化治理给当地居民带来新希望  

走进三光片区,在人工垒起的台地上,5000亩连片的猕猴桃映入眼帘,藤蔓爬满铁丝支架,一片翠绿,郁郁葱葱。三光行政村多依坪村村民王飞和丈夫正在自家的农家乐里忙着招呼客人,说到1993年嫁到多依坪村的往事时,她说当时刚嫁过来时真的有些后悔:“都是在这种旮旯地里面栽农作物,用锄头挖,小锄小锄地挖了栽,一个旮旯只栽两三棵,牛都犁不来。”

从2013年开始,三光片区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陡坡上种上了树,缓坡的大石头被炸碎,垒起了台地。2016年,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三光片区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流转综合整治好的5000亩土地,发展生态猕猴桃产业。王飞和丈夫商量,把治理出来的台地全部租给公司来经营,他们自己开了一家农家乐,这让她看到了改变贫困的希望。

 

老百姓的贫苦面貌渐有改观

西畴县拉孩行政村新发寨村村民高兴龙家以前一直住在贫瘠的土地上,采用传统的劳作方式进行耕作,收入薄弱,还供着3个孩子读书,曾经被评为贫困户。土地综合整治后,高兴龙也把自家的一部分土地流转给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自己还被公司聘用,负责猕猴桃地里的滴管管理和维护工作,就这样,他家一步步改变了贫困落后的状况。“土地流转有4.2亩地,每年800元一亩,共计3360元,我又来公司做工,每月工资2700元。我妻子偶尔也来打零工,80元一天,全家一年下来的收入很不错了。”

据了解,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结合三光石漠化片区发展规划,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建设成优质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基地建设当年就促进农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70万元,农民在基地务工收入350万元,有效带动片区268户农户增收。

 

绿色已成为三光片区主色调  

目前,西畴县三光片区共投入资金3.1亿元,重点实施“生态建设、水利设施、土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八大工程。其中,实施土地整治2.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6000亩,种植以猕猴桃、核桃、桃子、李子为主的经济林果园2万亩。在产业发展中,建设美丽乡村和带动农户增收富裕,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现在,不管是什么季节,绿色已经成三光片区的主色调,以前无人问津的穷乡村,现已变成乡村旅游的好去处。西畴县三光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徐俊说,经过综合整治,总结出了“六子登科”的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地、路、电、村的综合治理,“现在无论是从山顶、山腰、山脚,一眼望去都是绿色覆盖,改变了之前水土流光、树木砍光的状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罗永伟 卢朝学 刘德船)

(编辑 罗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