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走进红色文山 | 龙秋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1-06-05 22:53:36  

在富宁县归朝镇龙门村委会石山环绕的坝子中,居住着瑶族的一个支系——山瑶。300多年前,山瑶支系从广西平果、德保、田东等地迁入富宁,聚居在归朝镇附近的村寨中。

龙秋村小组村貌 孙琴霞 摄

山瑶支系的发展历程与“直过民族”相似,从原始社会跨越了几种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家家户户都居住在歪歪斜斜、四面漏风的“叉叉房”里。山瑶人有个习俗,但凡有人在房子里去世,这个房子以后就不会有人去居住。一次又一次搬家,让他们慢慢从山脚搬到了山顶,交通越搬越闭塞、生存环境越搬越恶劣。

龙秋村小组全村共有36户197人,2012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所有村民就地安置。杨妹花一家只用了5000元购买了钢筋水泥,就和村里的其他山瑶群众一起,告别“叉叉房”,盖起了“统建房”。眼看着生产生活逐步条件改善,杨妹花的生活又发生了变故: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儿媳改嫁后,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孙子。

山瑶妇女杨妹花 孙琴霞 摄

如今61岁的杨妹花老人一个人带着三个孙子一起生活。“现在我们一家按照最高标准享受了低保政策,每个月1400元。”杨妹花说,在政府部门和周边群众的共同带动下,自己种了玉米,今年还养了2头猪,生活也有了盼头。“大孙子现在读二年级了,我们每个月只要给他交点伙食费,剩下的钱都用来维持另外三个人的生活。”

山瑶妇女杨妹花在自家房屋门前 孙琴霞 摄

据了解,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批示,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文山州各级各部门整合各方力量,采取“县内易地搬迁、集镇转移安置、就近就地扶持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山瑶群众脱贫发展各项工作,近年来又持续加大精准脱贫工作力度,山瑶村寨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玉米是山瑶群众的传统作物 孙琴霞 摄

云报全媒体记者:孙琴霞 张登海 马喆 殷洁 刘畅

文山日报记者:李沅璟 唐雪娇

文山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磊 罗佳贵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邝田云 黎莹颖

(编辑:侯佑琴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