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走进红色文山丨西畴县兴街镇:在曾经灰色的大地上书写绿色文章

发布时间:2021-06-10 09:58:54  

在西畴县兴街镇三光村,曾经遍地石旮旯的灰色,已然变成了今天漫山遍野的绿意,猕猴桃树枝叶繁茂,只待8月便可开始采摘。2015年前,这块刚进行完石漠化治理的土地,面临着不知该发展何种产业的难题。

俯瞰5000亩猕猴桃基地 殷洁 摄

“整个猕猴桃种植区域涵盖6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惠及了大量村民,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出获得收入,还可以在公司里打工。”兴街镇党委书记苏科精介绍,村民们一铁锹一铲子挖出来的土地,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每一分土地都格外珍贵,一定要发挥出最大价值。

浩弘农业公司总经理陈登贵正在介绍猕猴桃基地 殷洁 摄

2016年,浩弘农业公司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带着技术和种苗进入到三光村。

“我们刚来到这里时,感觉到要在这里种猕猴桃难度不小。”浩弘农业公司总经理陈登贵指着身后5000亩绿油油的猕猴桃果树说到,“一开始,我们试种了许多品种,挑选出最适宜在这里种植的品种,现在已经有了3大系列10个品种的常规产品。”浩弘农业公司还在片区内建设了养殖场,养殖了近1000头牛,并将牛粪便使用做天然化肥,培育出高品质、纯有机的猕猴桃。

经过五年的培育,片区内已有2400亩猕猴桃树进入了盛果期,预计今年能达到500-600吨的产量。全年在公司工作的村民能达到4万多人,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村民们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这里的村民都特别勤劳肯干,我们正常情况下8小时一班,但是村民们都愿意干到10小时,我们也鼓励多劳多得。”

致富带头人高仕仙 殷洁 摄

如今,随着“西畴精神”不断地影响,三光村的猕猴桃基地也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高仕仙是三光行政村多依坪小组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开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当年,她嫁到三光村时,朋友都劝她再想想。如今,她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自己经营起农家乐,每年能有将近18万的收入,把石窝窝的苦日子过成了金窝窝里的甜日子。

现在,村里又开起了四五家农家乐,高仕仙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现在我家的农家乐只能吃饭,我想把它升级打造成特色民宿,让游客感受我们‘西畴精神’的同时,也能体会西畴特色。”

“我们肯定会继续坚持做下去,带动三光村的老百姓种出响当当牌子的猕猴桃。下一步,我们也要着力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发挥更大的效能。”

云报全媒体记者:殷洁 张登海 马喆 刘畅 孙琴霞

文山日报记者:李正兴

文山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罗佳贵 张磊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德春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侯佑琴)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