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市多举措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发布时间:2023-08-04 10:42:31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市各学校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劳动实践活动当作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劳动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将劳动课堂向课后服务延伸,让田间地头成为孩子们的研学课堂。
课程支撑。在国家课程和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文山市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策划劳动课程,着力开发建设校本特色课程。如各民族的节日习俗、生活中的数学、二十四节气、小厨房的实践操作、农耕活动等。
资源支撑。各学校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资源,如班级、校园的各类服务岗位的角色体验;楼顶的空地、教学楼的转角处、校园的种植区域等。大力争取家庭资源,让家庭成为学生参与劳动最重要的基地。与社区进行协调,开辟“农耕苑”基地。市十一小与文山市卧龙街道办合作,打造3300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市四幼与文山市新平街道办协调,开辟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的“农耕苑”基地。两所学校将“农耕苑”区域“分田到班”,做到责任到班、到人,各班确立种植计划后付诸行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果蔬区栽种玉米、黄瓜、南瓜、茄子、辣椒、四季豆等常见蔬菜;在花卉区栽种月季、向日葵、万寿花、格桑花、绣球花等四季花卉;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栽种草莓、人参果等水果。
评价支撑。市十一小、市四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汇聚各方资源,不断创新劳动实践模式。市十一小从今年3月开辟“农耕苑”基地以来,共开展劳动实践活动20余次,接待两所学校400多名学生到校参观考察。市四幼自2019年建成“农耕苑”基地以来,共开展农耕课程1584节,接受上级领导视察指导36余次。
(王富云)
(编辑:郭韦 排版:王南 责编:吕静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