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市:“四举措”抓改革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4-02-08 16:49:19
为加强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发展,文山市在“一中”改革、学区化办学、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打出系列“组合拳”,促进教育高质量提升。
一中改革提质量
通过“急需紧缺人才”计划,从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引进王体荣同志担任市一中校长,选优配齐配足校级领导班子,建立市一中校级领导后备人才库;深化职称评聘管理,建立高考绩效评价机制,加大资金保障,配齐学科教研员,提高教研及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强校,招聘6名硕士研究生、从外校调入省级教学名师1人、徐国萍、朱祥慧2名老师获“兴滇人才教学名师”称号,学校现有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3人。
2023年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考600分以上2人,理科最高分611分,文科最高分585分;一本上线171人,比上年增加18人,上线率为17.75%;二本上线622人,上线率为67.0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中考620分以上53人。2023年8月获“文山州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学区办学促均衡
立足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建立以城区优质中小学校为龙头,领办乡镇学校的城乡一体化学区办学模式,全市设5个学区,涵盖10所城区优质中小学和15个乡镇中心学校(即2所优质的城区中小学校+2所较薄弱的乡村学校+1所中游乡镇学校为1个学区),实现14个乡镇15所中心学校全覆盖纳入学区管理,建立紧密帮带关系,实现管理经验辐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搭建交流平台,采取派遣任教、侵入式跟岗、短期跟岗学习等方式,优化城区和乡镇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改革以来5个学区城区学校派遣76名教师到乡镇成员校任教,其中担任校级领导19名,骨干教师交流轮岗近80人,从乡村选派年轻教师到城区侵入式跟岗160余人,从乡镇到学区学校短期跟岗学习逾4000人(次)。
组团帮扶强队伍
通过“融入式”“精准化”“沉浸型”组团帮扶等,在人才交流、学校结对、组团帮扶、师资培训、教科研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做实做细。截至目前,上海市静安区上海市行健学院、市北初级中学、市西中学等3所学校结对帮扶文山市2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文山市州内由文山学院和文山市第一中学牵头,互相结对帮扶3所高级中学,覆盖初中、高中学段,共同推动文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山市派出10人校长与骨干教师到上海静安区结对学校跟岗学习,上海市静安区先后派出12人次赴文山市支教工作。
产教融合兴职教
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文山七都职业学校成为文山州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成立市级产教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引导中职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强强合作,促进职校办学与企业双赢发展。
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与云南伏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示范性基地、与小矮人汽车修理服务公司建立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市职中以“读大学”“考大学”“学技术”三条主线,开设公共管理、经济信息三大类18个专业,分别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工业技师学院联合开办了五年制、四年制大专专业,职业教育升学、就业多年居全州前列,读中职、学技术在文山市已成为初中毕业学生的优选。
(来源:文山市教育体育局)
(编辑:董飞 排版: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