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县大花园村党支部: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发布时间:2017-12-01 16:06:00 阅读 10442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砚山县以培育党员先锋队、产业服务队、驻村帮扶队三支骨干队伍为主题,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历练,引导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决战脱贫攻坚,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线。
在江那镇的舍木那村委会大花园村党支部,共有支部党员12名,10名群众代表,党支部书记1名。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大花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常态、新要求、新任务,大花园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就无法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锤炼党性修养、培养务实为民作风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和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并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讨论。通过对有关精准扶贫政策的学习,为大花园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花园党支部党员干部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
由于大花园村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思发展、谋发展的意识弱,一直以来都是江那镇最贫困的地区。全村157户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3户。为切实改变该村的贫困现状,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途径,通过与砚山县利群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合作,结合村情实际,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带领农户抱团发展香菇种植,实行股份合作形式运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达到长期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大花园党支部书记高万发查看香菇的长势
大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高万发告诉记者,由于村里的土地比较贫瘠,光是种点庄稼很难致富,也难以脱贫,所以村小组党支部只能寻找一些好的项目产业来代替传统种植,发展经济。“前期我们带领这个党员干部去陆良、师宗去考察人家的香菇基地,看人家是如何做的,我们要是没有一个好的产业来支撑来发展的话,就很难脱贫,所以通过党员干部带出,长长见识学习回来以后,看过人家是怎么发展以后,我们就模仿人家的模式,自己大胆的来做,就引进我们种植这个香菇。”
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理村、法治治村”的发展思路,大花园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香菇产业为纽带,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党建+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了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有珍在合作社内做工
由于食用菌栽培在大花园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村民们都没有见过,大家对发展香菇产业心里没底。“毕竟没有见过,一个是没有资金,也没见过,土地也少,所以老百姓都不敢做,我们只能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以后,大家积极报名一起来做,通过多次的党员小组会议,还有群众会议多宣传,多鼓励以后,我们党员干部又带头积极的来做起来,所以老百姓就跟着我们做,就运作起来了。”高万发对香菇产业落户大花园村的艰辛历历在目。
2017年2月,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花园村小组组建了众万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支部书记带头,组织12名党员外出学习考察,在充分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大花园的实际情况,开始建设10亩种植基地。合作社以每股1000元计算社员股金,社员入股最低的1000元,最高的2万元,共吸纳198户农户入社,筹集到股金58.2万元。大花园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和依托地形、地貌、海拔、气候、水源等资源区位优势,紧紧抓牢发展机遇,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采取统一建造大棚,统一采购供应菌棒,集中管理等模式,按照“一组一方案,一组一产业、一组一班子”精准脱贫帮扶措施,12名党员、组干部组建发展村集体经济。
目前,大花园村香菇种植产业占地12亩,建造大棚10亩,共可种植18万个菌棒,覆盖了10个村小组196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51户,实现了党旗飘在基地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大花园村党组织强了、产业做大做强了、村民富了,2017年8月大花园的香菇开始正式采摘上市,年底预计可实现总收入40万元,社员户均按最低1000元的股金计算,可实现纯收入400元以上。
大花园党支部召开党员会探讨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大花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有珍由于有心脏病,家里三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两个读小学,家庭负担非常重。在了解到黄有珍的情况后,大花园党支部动员黄有珍到合作社里学习香菇种植栽培技术,管理香菇基地,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以前种点辣椒维持生活,现在来这里打工每月有两千多元,比起以前一天比一天好过,相信种这个香菇以后,我们逐步逐步日子会好过起来的。”如今,黄有珍对香菇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贷款五千元入了股。
为做好大花园村维稳工作,大花园党支部还组织村民建立了护村队,及时排查及时解决预防纠纷激化,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村规民约上墙制度,积极转变农民观念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今年以来,全村没有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通过认真对待每位村民反映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也少了。
大花园党支部党员看望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
大花园村村民高忠涛一家由于赡养老人的问题,全家闹得不可开交。在村党支部党员干部的多次耐心的调解和政策宣讲下,最终达成了赡养老人的协议,高忠涛对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就一个字,服。“他们都还是经常来看望老人,教育我们要赡养好老人。现在村里变化还是很大的,现在路也好走了,很多贫困户都脱贫了,都带动起来了。村里不论哪里修路,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冲在第一线,村里经济现在也发展起来了,我们非常满意。”
大花园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江那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主线,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强化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党组织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在阵地建设方面,大花园村党支部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了集服务群众、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大花园村党支部服务中心。2017年底计划扩建50亩,投入560万,可辐射12个村小组,带动350户农户脱贫致富。为群众提供咨询、办事、服务、培训等“一站式”多功能服务,成为党组织和党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
江那镇舍木那村委会大花园村小组党支部书记高万发说,“不管做什么,党员干部要带头,冲在前面,修路、家庭矛盾的纠纷、还有邻与邻之间家与家之间的矛盾纠纷,我们党员干部要先理解,多做群众工作,群众才会支持你。通过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带头,这种做以后,老百姓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思想解放以后,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脱贫这方面也更有信心了。”
(特约记者 李兴伟)
(编辑:熊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