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17-12-28 08:49:38 阅读 10000
——西畴县健康扶贫工作扫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按照这一部署并结合县情实际,近年来,西畴县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落实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确保农村群众不因病致贫返贫,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让贫困群众放心看病
“要真正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必须有过硬措施,并把这些措施认真落实到位,让贫困群众放心看病、看得起病。”对于如何做好健康扶贫工作,西畴县卫计局副局长周文孝这样说。为保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西畴县从摸清底数入手,通过开展新一轮动态识别调整,查实了因病致贫情况。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77户34816人,其中,因病致贫3167户12482人,因病致贫率33.77%;患45个重要病种和48个次重要病种的有3748人涉及3075户,患其他(4649)疾病1982人涉及1390户。
通过采取过硬措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最新一轮动态管理识别的国办系统建档立卡人员应参保人数34816人,通过个人缴费、民政资助缴费、卫计资助缴费等措施,共有32968人参保;县级财政为184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交纳了医疗保险。同时,全面落实报销政策。住院报销比例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达到90%;28种疾病门诊报销80%政策得到落实,群众得到实惠;成立大病救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科室、专门人员负责大病救治工作。截至10月底,全县患9类15种大病的有254户267人,已开展救治182人。
住院先诊疗后付费
“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只需持社会保障卡或新农合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入院手续,并与医疗机构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确有困难出院时无法一次性结清自付费用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可与医疗机构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延期(分期)还款协议,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兴街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李选杰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西畴全县13个医疗机构已全部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开设了专门的服务窗口,预留一定比例的病床;符合转诊转院住院检查费用,在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检查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截至11月中旬,县、乡医疗机构共有74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医疗机构共减免检查费76681元。
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报销服务体系,采取先垫付后结算方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对涉及民政医疗救助的,登录民政部门系统核销,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患病就医的后顾之忧。从2016年开始,该县的大病险理赔已覆盖所有县乡医疗机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年度累计自付超过当年规定自付金额,可现场得到相应赔付标准的减免理赔。
“我不担心住院费用,因为自己出的钱不多,住一次院,自己也就出几十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唐根云在兴街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已经9天了,还没有交过一分钱。“有这么好的健康扶贫政策,有病可以放心地上医院治疗,不用再担心付不起医疗费了。”唐根云说。
翻开兴街中心卫生院住院人员资料,记者看到,该镇清河行政村猴子冲村民小组79岁的患者者万芬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月21日因为腰椎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原因住院,11月27日出院,一共6天,医疗费用2381.8元,享受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报销后,最终自费部分只是43.49元。戈木行政村三道桥村小组一名11岁的小女孩,11月24日患急性扁桃体炎住院,11月29日出院,费用一共860.57元。因为其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最终她父母只出了33.44元。
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不仅让群众看得起病,而且还要确保他们看好病。为此,我们医疗卫生系统一直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构建医疗联合体等方面努力,全面提升西畴县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西畴县卫计局局长周德福说。
为增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西畴县加强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已培养50名。引进医学人才,采取常规招聘和紧缺招聘相结合充实卫生计生队伍,2017年招聘紧缺人才8名;招录了21名在职乡村医生,经过3年农村医生专业学习,2017年7月,这21名乡村医生均取得了中职教育毕业证书。按照“三个一”目标,抓好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通过了二级甲等评定、县中医医院于今年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9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已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2016年到2017年共实施20个村卫生室建设扶贫项目,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全县69个村卫生室有65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公立医院建立畅通的绿色通道,逐步形成“小病在村(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村(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同时,通过宣传和执行医保报销倾斜基层政策,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服务窗口”和预留床位等措施,引导患者在选择医疗机构时遵循从下到上的原则,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合理诊疗格局。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的西畴县,医疗投入有限,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缓慢。我们更需要加倍努力,把医疗健康这块短板变为潜力,让健康扶贫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周德福表示。
(记者 曾稆)
(编辑:曾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