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县五举措助推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08-15 16:16:27 阅读 10002
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西畴县采取“五举措”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
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入帮扶。紧紧围绕第二轮“十百千万”15个项目1900万元民族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兴街民族特色镇、莲花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和8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壮族村寨4个、瑶族村寨1个、苗族村寨3个)及5个民族特色村(壮族村寨)。
实施实用技术培训帮扶。抓好农业项目资金,每年大力扶持种养殖业合作社,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科学的产业发展技能,学习脱贫致富技巧,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提升科技对种养殖业的效益,尽快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落实干部职工精准帮扶措施。切实发挥挂钩单位职能职责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对标看齐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精准识别“最后一次机会”,抓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确保挂钩联系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零漏评、零错评、零错退”。进一步落实帮扶计划,使各项措施到户到人,一家一家的想办法、一户一户的解决问题,真正将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身上,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分类扶持,精准帮扶。
提升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以弘扬“西畴精神”为主线,以“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对全县19个示范村寨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和“两个共同”的重要认识,引导贫困户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定摘掉“穷帽”的信心。按照“着眼当前,改变一代人”和“着眼长远,培养一代人”的理念,加大对挂钩扶贫点贫困群众持家理财教育培训力度,自觉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
发挥产业发展互助资金作用。履行好民宗部门监管职责,指导和督促项目村用好每村的产业发展互助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把当前脱贫与长远致富统筹起来,既发展一些“短、平、快”的种植养殖项目,让群众当年投入就可以有所收益,也发展长远的产业项目,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适合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模式,不断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
(康海平)
(编辑:骆丽)